郑佩伟

作品数:30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超验主义爱默生诗歌存在主义《海狼》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祖国》《北方文学》《飞天》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言标记理论视角下的依阿高话语策略分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0-55,共6页张景玲 王静 郑佩伟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教外语教学”专项一般资助项目“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行动研究”(BYGY201910)。
根据语言标记理论,语言是有标记性的。语言标记理论最初被用于分析语音体系中的音位对立关系;时至今日,标记理论在语用学上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奥赛罗》中的反派人物依阿高在剧中使用的话语非常讲究语言表达策略,剧作...
关键词:语言标记理论 《奥赛罗》 依阿高 话语策略 
新标准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研究被引量:5
《海外英语》2020年第16期24-25,共2页张景玲 郑佩伟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新标准大学英语读写(项目编号:4003/119059)。
在当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实现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有其重要的意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该文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以起到政治引领作用,把...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读写课 融合 
思政元素与美国文学教学融合研究
《祖国》2020年第4期183-183,185,共2页郑佩伟 张景玲 
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本文通过运用"互文性"理论,将思政元素融入美国文学教学中以起到政治引领作用,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文学课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文学课的...
关键词:互文性 思政元素 美国文学教学 融合 
朗费罗诗歌中的男权构建——对《海华沙之歌》《伊凡吉林》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的解读
《文教资料》2019年第22期12-13,共2页王静 张景玲 郑佩伟 李宗政 
2018年度山东省省政府公派留学项目资助
朗费罗的三首叙事长诗,充满对新大陆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友谊与爱情的歌颂和赞美,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但是,作者鲜明的男性立场和男性视角,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给作品带上了鲜明的男性烙印.
关键词:朗费罗 人物形象 男权构建解读 
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在诗歌《罕莫特利亚》中的体现
《中国文艺家》2019年第8期67-67,共1页郑佩伟 张景玲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超验主义思想家、散文家、诗人。《罕莫特利亚》是最早发表在其《诗集》中的一首诗。该诗主要反映的是农夫与大地的争辩,即关于谁更强大,谁最后拥有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夫与大地的对话,阐述诗中所体现...
关键词:爱默生 《罕莫特利亚》 超验主义 
谈阿列克谢耶维奇文学创作的非虚构性——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为例被引量:1
《中国外语研究》2019年第1期68-73,139,共7页张景玲 郑佩伟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罗斯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是她的一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的非虚构性纪实作品。在该作中作者借核难亲历者之口记录他们的情感历程,还原事故的真相。本文主要从...
关键词:非虚构性 复调式叙述 精神诉求 政治批判 核灾难 
从诗歌《问题》看爱默生创作思想
《祖国》2019年第12期97-98,共2页郑佩伟 张景玲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问题》是他于1840年发表的反映宗教问题的诗歌,在该诗中,爱默生表达了他对当时教会形式主义的不满,揭示了教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他提出了通过大自然、通过心灵直觉感受神灵存在的神性...
关键词:爱默生 《问题》 形式主义 神性原则 内在化宗教 
谈爱默生诗歌《个体与整体》中的美学思想
《北方文学》2019年第11期89-89,100,共2页郑佩伟 张景玲 
爱默生是美国19 世纪著名的超验主义大师、散文家、诗人。他于1839 年发表的《个体与整体》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有关美的诗歌,诗中爱默生谈到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认为任何个体事物如果游离于整体事物之外,它的美就会消失殆尽。本文从美...
关键词:爱默生 《个体与整体》 美学思想 
作者的隐退与隐含的作者——以《狗的自述》为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84-88,共5页张景玲 李宗政 郑佩伟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管子>英译的归化度研究"(16CZWJ59)
"作者的隐退"和"隐含的作者"是现代叙事学理论中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作者从作品中退却出来,让故事中的人物自主"讲述"(telling)以取代作者的权威"展示"(showing);后者是指作者的隐退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会从其作品中净身退出,其思想...
关键词:作者的隐退 隐含的作者 马克·吐温 《狗的自述》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彭斯诗歌
《中国外语研究》2016年第1期66-71,151,共7页张景玲 郑佩伟 
罗伯特·彭斯是18世纪末期享誉世界的苏格兰农民诗人,英国前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歌大都基于苏格兰民歌民谣,主要特点是诗歌体裁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诗句的音乐性。尤其是诗歌中蕴涵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曾鼓舞着无数人为争...
关键词:罗伯特·彭斯 诗歌 文学伦理学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