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

作品数:13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方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建筑结构高层建筑振动控制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建筑结构》《结构工程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弹塑性抗震分析被引量:3
《建筑结构》2008年第10期10-12,共3页毛华 陈建斌 丁洁民 何志军 孟春光 吕西林 
通过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及1/15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对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抗震分析。三种抗震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结构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结构虽体型复杂,但具有良好的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满...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 时程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振动台试验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1
《建筑结构》2007年第2期88-93,共6页金刚 丁洁民 陈建斌 
通过9个节点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相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有很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较好的耗能能力,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达到最大承载力时,大部分试件的钢管柱转角即层间位移角超过1/100;承...
关键词:矩形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消能支撑方钢管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被引量:2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1期1431-1435,共5页陈建斌 丁洁民 
对于国内首个平立面不规则并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复杂方钢管混凝土高层建筑,首先采用框架支撑体系有效解决了扭转效应,然后讨论了阻尼器的选型、布置位置和数量.采用ETABS软件建模,由大量对比计算确定了阻尼器的设计参数.通过不同加速...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 高层建筑 粘滞流体阻尼器 抗震性能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内隔板式节点试验研究被引量:8
《结构工程师》2005年第4期75-80,共6页金刚 丁洁民 陈建斌 
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钢梁相交的方钢管混凝土节点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滞回特性稳定、延性大和吸收能量多等优点。试验结果与根据现有规范计算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 节点试验 抗震性能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 试验研究 节点结构 板式 低周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承载能力 滞回特性 吸收能量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设计分析被引量:3
《建筑结构》2005年第3期66-70,共5页陈建斌 罗志远 潘颖 奚震勇 丁洁民 
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超限问题越来越多。依据新修订的规范,通过应用两套不同的软件SATWE 和ETABS,对某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分析。得到了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等结果, 着重讨论了结构的不规则性及由此产生的...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 SATWE 地震作用 抗震 内力 结构设计 整体设计 位移 解决办法 依据 
高层建筑顶部改造过程中钢构架的应用设计
《工业建筑》2005年第1期67-68,85,共3页陈建斌 丁洁民 王永春 
结合建行浙江省分行大楼维修改造工程实例 ,对在高层建筑顶部钢结构的应用设计作了详细的说明。依据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着重讨论了对风荷载的处理 ;还介绍了结构选型、梁柱设计、支撑与节点设计等需注意的问题。其述及的方法对...
关键词:高层建筑 钢结构 梁柱 钢构架 大楼 建筑结构 风荷载 顶部 浙江省分行 参考价值 
高层建筑工程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分析与设计被引量:1
《工业建筑》2005年第z1期345-348,361,共5页金刚 丁洁民 巢斯 陈建斌 
概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了在方钢管混凝土节点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分析计算解决的方法。对于解决结构体形特别不规整的高层建筑的节点设计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 节点 结构设计 结构分析 
基于Liapunov理论的结构非线性振动的混合控制被引量:3
《应用力学学报》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潘颖 王超 陈建斌 
研究了地震激励下高层建筑进入塑性阶段后 ,结构非线性振动的混合控制问题。高层建筑简化为剪力墙形式 ,具有非线性滞变恢复力。采用被动基础隔振和主动控制力相结合的策略 ,对结构的非线性振动进行混合控制。基于Liapunov第二法 ,从系...
关键词:Liapunov理论 非线性振动 地震激励 建筑结构 滞变恢复力 混合控制 结构动力学 
用小波神经网络检测结构损伤被引量:12
《工程力学》2003年第6期176-181,共6页鞠彦忠 阎贵平 陈建斌 陈景彦 陈建华 
用小波和神经网络ART2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结构的损伤位置。给出了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及其用于损伤检测的原理与特点。通过把小波变换作为神经网络的前处理来构造小波神经网络。首先通过数值试验检验了小波消噪和小波神经网...
关键词:损伤检测 小波神经网络 二进小波 ART2 
用ART2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被引量:5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1-4,共4页鞠彦忠 阎贵平 陈建斌 陈景彦 陈建华 
用ART2神经网络方法对建筑结构的损伤进行了识别 ,实验证明该方法的识别精度高 ,具有自动从环境中学习的能力 ,对未知的损伤 ,ART2网络将能自动地给出新的识别输出 。
关键词:损伤识别 神经网络 建筑结构 ART2神经网络 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