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航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主题:抗病毒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药品标准》《药学与临床研究》《食品与药品》《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高效液相法测定叶酸片中叶酸的含量被引量:5
《分析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587-589,共3页陈航 邓丽明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酸片中叶酸含量的方法。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150×4.6mm,3.5μm),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叶酸在0.04~0.36μg/mL范围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4%...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叶酸 内标法 
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3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第4期408-410,共3页陈航 邓丽明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挥发油包合物,并以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挥发性实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
关键词:抗病毒口服液 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稳定性 
抗病毒口服液微波灭菌工艺研究
《首都医药》2009年第22期49-50,共2页陈航 邓丽明 
目的探讨抗病毒口服液微波灭菌工艺。方法分别采用常规高压蒸汽以及微波技术对口服液进行灭菌,并测定灭菌后挥发油的含量。结果微波灭菌后挥发油含量与灭菌前相比,基本上无变化;而高压灭菌后挥发油的含量损失高达38%。结论微波灭菌时间...
关键词:抗病毒口服液 微波灭菌 高压灭菌 
抗病毒口服液中单味中药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9期1251-1256,共6页邓丽明 陈航 
目的:研究抗病毒口服液中单味中药定性定量方法,提高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连翘、知母、石菖蒲进行鉴别,并探讨了广藿香和地黄等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在含量研究方面,建立了HPLC法测定抗病...
关键词:抗病毒口服液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两组分的含量被引量:1
《中国药品标准》2007年第5期42-45,共4页陈航 纪宇 邓丽明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中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和葡萄糖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N柱(250×4.6mm,5μm);以0.9%NaCl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
关键词: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葡萄糖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食品与药品》2007年第04A期26-28,共3页邓丽明 陈航 
测定连翘苷含量是控制抗病毒口服液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不同的测定方法作了比较。
关键词:抗病毒口服液 连翘苷 含量测定 综述 
抗病毒口服液中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被引量:6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年第5期402-405,共4页邓丽明 林华庆 邓红 陈航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抗病毒口服液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HP-β-CD比例、包...
关键词:抗病毒口服液 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含量被引量:6
《中南药学》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邓丽明 邓红 林华庆 张蜀 陈航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ramonsidTM-C18为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腺苷同其他成分达到了最佳的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7...
关键词:抗病毒口服液 腺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