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喜

作品数:213被引量:117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6-36,共21页陈锡喜 汤蕴懿 丁晓强 文军 徐建刚 
2024年底,《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之际,学报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陈锡喜、汤蕴懿、丁晓强、文军、徐建刚等专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研讨交...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民营企业家精神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治理 “大统战”格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学术前沿》2025年第2期4-11,共8页陈锡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开放的目标、重要任务、及其方法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3ZDA018、23CKS022。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既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关键,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集成和提升。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坚持了以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唯物史观的世界观...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 生活品质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贡献被引量:1
《贵州省党校学报》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陈锡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开放的目标、重要任务及其方法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A01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3CKS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邓小平理论创立时,党还没有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命题,因此把握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贡献,须厘清这一命题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关系,即它对后者既有内涵的深化,而后者又包含了时代化的意蕴。由...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几点思考——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7期4-13,共10页陈锡喜 贾鹏飞 
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旨在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事业 体系化 学理化 
在“讲深讲透讲活”道理中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5期86-95,共10页陈锡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开放的目标、重要任务及其方法论研究”(23ZDA01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CKS022)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体现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和“思政课的本质”的要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由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及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增...
关键词:思政课 本质 内涵式发展 讲深讲透讲活 教学体系 
关于“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命题关系的学理诠释被引量:6
《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陈锡喜 刘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开放的目标、重要任务及其方法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A018);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3CKS022)。
将“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命题关系简化为“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而不加以学理诠释,容易忽视“一个结合”中所具有的“第二个结合”的意蕴,也容易把“两个结合”的命题粗浅地理解为话语的增加。应从命题演化的历史逻辑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一个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逻辑理路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14-24,共11页王继承 陈锡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22&ZD240)。
党的二十大将守正创新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掌握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守正创新而不断拓展其理论形态的深度和广度。从三条衔接紧密的逻辑理路展开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习近...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守正创新 逻辑理路 
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赓续路径被引量: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5期10-19,共10页王继承 陈锡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项目编号:22&ZD240);教育部专项重大攻关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阐释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JDSZKZ01)。
新时代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坚实依托,其生成逻辑是一个贯通了理论、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体系。新时代斗争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民至上、为民奋斗为内蕴的价值取向;以从...
关键词:新时代 斗争精神 生成逻辑 基本内涵 赓续路径 
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涵、外延及决定性力量被引量:2
《思想理论战线》2023年第5期1-8,140,共9页陈锡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CKS022);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记忆路径研究”(2022EKS002)
习近平在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发出了强国建设的动员令。强国建设有其历史的逻辑,即从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梦想版”,到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的“基础版”,再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初级版”,直到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
关键词:强国建设 历史逻辑 强国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 
论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意涵、弘扬路径及内在逻辑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5-24,共10页王继承 陈锡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22&ZD240);教育部专项重大攻关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阐释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研究”(20JDSZKZ01)。
新时代重点在干部教育领域、社会民生领域及国家安全领域进行伟大斗争,其精神形态的核心意涵分别为以强党建设引领强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砥砺弘扬新时代以强党建设引领强国建设这一斗争精神的关键主体...
关键词:新时代 斗争精神 干部教育 社会民生 国家安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