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忠

作品数:1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院校创业培训SIYB苏州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理论》《经济研究导刊》《法制与社会》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律是最低要求的道德——从“摔倒险”的热卖引发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16期5-6,共2页顾艳艳 鲁忠 刘慧娴 
法律和道德从来都是阶级社会统治的工具,其作用也是相辅相成的。本文拟从现今社会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摔倒老人不敢扶的社会现象发散出去,从摔倒险的热卖中思考人性与道德、法治的关系,探寻问题的根源,亟求解决的良方。
关键词:彭宇案 摔倒险 法律规制 
苏州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可行性研究
《学理论》2013年第36期226-227,共2页孙其勇 鲁忠 王勋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率的实证研究--以苏州市为例>(2011SJB880041)成果之一
根据国家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创业、就业的要求,为满足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渴求,苏州市尝试将国际创业培训(SIYB)引入校园,对在校生进行创业培训。对本项目校园创业的可行性分析,认为国际创业培训(SIYB)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具有一定的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培训 可行性研究 苏州 
苏州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教学评价分析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8期275-277,共3页孙其勇 王勋 鲁忠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率的实证研究--以苏州市为例"成果之一(2011SJB880041)
苏州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引入国际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通过试点院校二年来的教学试点,对试点院校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创业培训(SIYB)课程教学,符合当前国家教育方针,教学内容实用、方式新颖、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高职院校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培训 教学评价 苏州 
浅论刑罚功效的局限性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6期31-32,共2页鲁忠 石来 
本文论述了刑罚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消极性和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有些是由于刑罚自身性质而引起来的,有些则是由于人们在适用刑罚方面存在的缺陷所导致的;盲目的崇拜刑罚,过分的期待刑罚,将不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刑罚法...
关键词:刑罚功效 局限性 消极性 
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建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2期116-,共1页鲁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唯一举证责任倒置的犯罪。本文认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规定和实施有一定的缺陷,拟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法律监督制度等构建较完备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个罪。
关键词:巨额财产 来源不明罪 举证责任倒置 法律监督制度 刑事司法 刑事立法 刑法规定 实施 缺陷 构建 犯罪 
牵连犯案例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166-167,共2页鲁忠 石来 
牵连犯和罪数密切相关,而牵连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本文从一则案例着手,分析牵连犯与罪数问题。
关键词:罪数 牵连犯 数罪并罚 
论宋代“分权制衡”的司法传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154-156,共3页鲁忠 
有宋一代的司法制度在中国传统的司法制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突出的表现就是分权制衡的司法传统。在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注重权利的分割,无论是地方上还是中央都体现了分权的思想。在审判的模式上强调审和判分开,又互相牵制,在巩固皇权的...
关键词:宋代 分权制衡 司法 
《刑法学》教学总结
《考试周刊》2008年第53期208-209,共2页鲁忠 
《刑法学》的教学实践是一种课程实践,《刑法学》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精心教学、案例教学、课堂演讲、模拟审判及法庭辩论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刑法学》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 教学形式 
论“归个人使用”在挪用公款罪中的定位
《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鲁忠 石来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之一。但是,"归个人使用"究竟如何理解?正确的定位又该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将"归个人使用"从挪用公款罪中删去,并将"为个人利益"作为主观的超过要素规定在挪用公款罪之中。
关键词:挪用公款 归个人使用 为个人利益 
试论绑架罪的主观方面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81-82,共2页鲁忠 石来 
绑架罪主观方面的刑事立法,无论在犯罪主体还是犯罪主观方面,作者认为都很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推敲,本文试图从绑架罪的主观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绑架罪的主体 绑架罪的主观方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