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玲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点示阅读语文《捕蛇者说》《醉翁亭记》节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作文通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醉翁亭记》点示阅读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2019年第12期4-5,共2页史艳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关键词:《醉翁亭记》 醉翁亭 山水之乐 太守 点示阅读 
文似看山不喜平——先抑后扬造波澜
《作文通讯》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史艳玲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清代文学评。论家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句话,意为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对于叙事性作文而言,制造波澜是最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手段之一。而先抑后扬的手法,无疑能在这方面起到推...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醉翁亭记》点示阅读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2005年第1期4-4,共1页史艳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小轿车闻水声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
关键词:《醉翁亭记》 点示阅读 初中 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 参考答案 
《捕蛇者说》(节选)点示阅读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2004年第7期7-7,共1页史艳玲 
关键词:点示阅读 《捕蛇者说》 初中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训练 参考答案 
《捕蛇者说》(节选)点示阅读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2003年第7期4-4,共1页史艳玲 
关键词:《捕蛇者说》 点示阅读 语文 文言文 初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