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晋卫

作品数:36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代两汉两汉时期礼制《白虎通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史志学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昔日明王,今世灵神”:刘渊形象记忆的变迁及其信仰的形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向晋卫 赵李菲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碑铭所见大同地区民族融合历史研究”(21@ZH030)。
“乱华”之“祸首”是正统论视野下对刘渊的基本定位,而近年汾水西岸及吕梁山区中发现了十余处与刘渊有关的庙宇或碑刻遗迹,揭示出刘渊形象的另一面。刘渊在匈奴五部中影响深远,是其记忆流传的根源和前提;汾西山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也有利...
关键词:刘渊形象 刘王庙 稽胡 水神 族群记忆 
大宗与私亲:宗法规则在汉代政治实践领域中的冲突与妥协
《理论界》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向晋卫 焦汝 
“为人后者为之子”和“母以子贵”都是汉儒对孔子春秋义理的经学解释,前者奉行大宗,使血缘私亲服从于宗法制度,后者则奉行血缘私亲,以崇贵母氏的方法抬高本宗亲属的地位。在哀帝朝,儒生坚持“为人后之谊”来尊奉大宗,哀帝则坚持“母以...
关键词:为人后者为之子 母以子贵 汉哀帝 尊号 
霍山入“镇”与唐前期政治
《地域文化研究》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赵李菲 向晋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S029)。
今日之霍山因位列“五镇”而受到关注。成为“五镇”之一无疑是霍山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厘清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探讨霍山相关问题的基础。回顾霍山自身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早在唐代就有“五镇”之说,追溯其源,正是唐天宝年间的山岳...
关键词:霍山 五镇 李唐开国 北部边防 山岳祭祀 
“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新论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9年第8期30-37,共8页向晋卫 
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一般项目“政治神话与秦汉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BZS016)
'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是秦汉时期的重大社会政治课题,过去学者多将其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史实多有脱节,值得重新审视。'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不仅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课题,也是时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同时,'究...
关键词: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 大一统 受命改制 
曹魏立国的政治逻辑——以宗庙礼制为视角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171-177,共7页张帅 向晋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神话与秦汉学术思想研究”(14BZS016)
曹魏的礼制建设始于魏明帝时期。在此之前的文帝世,制礼作乐的建议屡被提出但都没有得到采纳,主要原因不在军事而在于政治。联系汉魏禅代一事,武帝时条件已然成熟却要留待文帝完成,这和文帝时不制礼乐却要留待明帝是同一义。东汉末年儒...
关键词:礼制 汉魏禅代 魏明帝 传统政治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汉代贵族乐府——以《郊祀歌》和《铙歌》为中心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刘博予 向晋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221)
在汉初三大乐章中,《郊祀歌》和《铙歌》是武帝、昭帝、宣帝时期产生的贵族乐府,在创作时间上晚于高祖、惠帝时期的《安世房中歌》。西汉中期形成了以儒学为理论基础、以奉天法古为核心思想的"汉道"。作为汉朝治国治天下之道,"汉道"体...
关键词:《郊祀歌》 《铙歌》 汉代 政治文化 
试论传统社会“史”的宗教性功能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7年第7期97-104,共8页向晋卫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秦汉时期‘受命改制’思想研究"(12YJCZH221);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一般项目"政治神话与秦汉学术思想研究"(14BZS016)
春秋以前,"究天人之际"是"史官"的主要职能之一,其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经过春秋战国的文化转型,鬼神术数之学逐渐被边缘化,"通古今之变"成为传统史家探究"天道"的主要途径,"天道"由此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相应的,追求"不朽"于"历史"...
关键词:史官 天道 不朽 拨乱反正 宗教性功能 
“皇帝王霸”观与战国秦汉的历史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4期70-71,共2页向晋卫 
“皇帝王霸”观念是战国秦汉时期相当流行的一种历史文化观念,在构建时人政治观念和引导历史发展方面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皇”“帝”“王”“霸”是先秦时期陆续出现的表述最高统治者身份的名号称谓,都有着自身的原始内涵。
关键词:最高统治者 战国秦汉时期 历史演进 王霸 原始内涵 先秦时期 身份 皇帝 
魏晋儒将群体兴起探原
《史志学刊》2017年第1期1-4,共4页潘婷 向晋卫 
魏晋时期,儒将群体主要兴起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他们大都出身世家大族,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军事能力。文人为主导的选官制度,文武相互融合的社会风尚,以及发展程度不一的地域文化都成为儒将这一群体兴起的原因。魏晋儒将群体的兴起,实...
关键词:魏晋 儒将 特征 兴起背景 
“皇帝王霸”观与战国秦汉的历史演进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2期85-92,共8页向晋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S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221)
"皇帝王霸"是萌芽于先秦、成熟于秦汉时期的一种政治文化史观。在这一时期,"皇""帝""王""霸"由观念变为现实,再由现实变为观念,观念中逐步退化的"皇""帝""王""霸"历史发展史观,与现实中不断从"霸"到"王",再到"帝",最后到"皇帝"的政治实...
关键词:皇帝王霸 战国秦汉 政治文化 历史演进 帝制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