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源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认识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阶级属性反映论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探索》《社会科学辑刊》《青海社会科学》《人文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学实在论的哲学分析
《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52-59,共8页张海源 
现代西方的科学哲学中,科学实在论在与非实在论的斗争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两派的争论引起我国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怎样正确理解科学实在论?——科学实在论与反映论什么关系?能否简单地把科学实在论等同于哲学上的唯物论?怎样具体识别科...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 非实在论 量子力 哲学分析 科学理论 “存在” 反实在论 物理实在 实在观 唯物主义 
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23-29,共7页张海源 
当代西方学者为了否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歪曲、贬损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真实含义,反映了他们自身历史哲学的贫乏。国内外一些学者主张用历史选择论来取代历史决定论,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历史选择在历史决定论中占有适当的位置...
关键词:历史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选择论 机械决定论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 主体选择 社会制度 偶然性 
认识论与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被引量:3
《人文杂志》1995年第2期11-15,共5页张海源 
认识论与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与本体论、认识论又是什么关系?研究本体论是否还适用于现代哲学?这是哲学界争论而又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实践本体论 本体论与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的唯物主义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唯心主义 物质本体论 人本主义 恩格斯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被引量:2
《理论探索》1995年第1期17-21,共5页张海源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张海源一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类认知活动软件结构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并不是今天才被我们意识到,很早的时候就被古代哲人觉察到了。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把人的灵魂分解为...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 思维运动 理性思维 理性化 思维能力 潜意识 知识结构 欲望 理性活动 理性主体 
实践一元论的假科学本质
《江汉论坛》1994年第4期35-40,共6页张海源 
关键词:实践一元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践的辩证法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 假科学 反映论 实践活动 
毛泽东关于领导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29-35,共7页张海源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其革命的生涯中,他为建设一支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不脱离群众的干部队伍费尽了心血。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上,他不仅有过许多不朽的论述,而且身体力行,为人表率...
关键词:毛泽东 领导与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 领导干部 领导者 领袖 理论和实践 修正错误 鱼水关系 坚持真理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和同一被引量:2
《理论探索》1993年第4期24-28,共5页张海源 
在真理本质问题上有三个相左或相悖的命题:“真理是客观的,而且必须是客观的”;“真理是主观的,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真理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和同一”。本文否定第一、二个命题,试图论证和肯定第三个...
关键词:人类经验 历史时代 理论活动 波格丹诺夫 认识主体 阶级属性 不等于 阶级利益 主体条件 推论出 
浅论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被引量:1
《哲学动态》1991年第10期21-23,共3页张海源 
1 什么是主体性?笔者认为,主体性是与主体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研究主体性不能同主体这个概念相分开。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 关于主体性概念,目前有多种不同的规定。有一点则是相通的,都从活动的主体出发来定义,这是共同的合理...
关键词:主体性 存在方式 客体主体化 认识活动 主体客体化 主体性概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属性 对象化 思维操作 
关于原始思维特征的再思考
《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31-37,共7页张海源 
近年来,理论界在对原始思维的研究中,往往只强调它的具体性、形象性、神秘性,而忽视了与此相对应的重要方面,因而很难求得对原始思维的准确把握。本文试图将考古学与民族学的资料结合起来,从原始思维的实现形态出发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原始思维 原始人类 再思考 神秘性 具体思维 真实性 创造性想象 神秘力量 恶神 具体性 
关于认识论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1期12-18,共7页张海源 
1.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例如,在基础科学方面,物理学已深入到基本粒子的更深层次,生物学已进入分子、亚分子水平的研究,天文学则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百亿光年之外的星系,神经心理学、脑科学也从微观方面更多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主客体 反映论 认知结构 唯物主义 主体 认识过程 认识活动 人类认识 人工智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