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戬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缝大核超微结构5-羟色胺免疫细胞化学电镜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解剖学报》《济宁医学院学报》《针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鼠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神经毡的超微结构研究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5-8,共4页徐旭东 时彩玲 李戬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了大鼠中脑水管周围灰质(PAG)腹外侧部内侧区和外侧区神经毡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外侧区神经毡有髓纤维多为直径大于12μm的粗纤维,髓鞘厚度不等;树突直径多在12~15μm之间;突触型式以轴—...
关键词:中脑水管 灰质 神经毡 超微结构 
中缝大核的神经递质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被引量:2
《针刺研究》1993年第3期168-171,共4页范天生 李戬 孔天翰 
本文综述了有关中缝大核内神经细胞的递质性质及其超微结构的特点;中缝大核中枢传入和传出纤维的递质性质和中缝大核的超微结构及其在针刺镇痛中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大缝大核 肽类神经元 针刺镇痛 
中缝大核内P物质神经元及其突触关系——免疫电镜研究
《解剖学报》1993年第1期34-38,T005,共6页李戬 范天生 李世东 
用PAP免疫电镜法,观察大鼠中缝大核(NRM)内P物质样免疫反应(SP-li)阳性胞体、纤维及其突触关系。表明NRM内SP-li神经元为梭形,卵圆和多极细胞,散在分布于NRM。SP-li产物定位于神经元的胞质和线粒体、内质网、囊泡等细胞器的外膜。NRM内S...
关键词:中缝大核 P物质 细胞化学 免疫学 
人下橄榄主核形态发育的体视定量分析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15-19,共5页陈庆功 李戬 李中坤 刘晓安 屠建琪 
用体视学方法对24例人胎儿及成人的下橄榄主核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的下橄榄主核从胎儿至成人,体积呈持续增长状态,神经细胞体积密度和细胞数密度呈持续降低趋势,5—7个月的胎儿下橄榄主核的体积增长,神经细胞体积密度和数密度降低速...
关键词:体积 密度 数密度 下橄榄主核  
缝-脊5-羟色胺痛调制系统的形态学鉴定
《针刺研究》1992年第3期191-195,共5页李戬 侯颖一 谭金山 
在内源性痛调制系统中,中缝大核(NRM)及邻近结构的神经元轴突行向脊髓后角,其释放的5-羟色胺(5-HT)可能对后角内痛敏神经元。
关键词:血清素 痛调制系统 形态学 
鼠大巨细胞网状核α部注入6-羟基多巴胺对痛阈的影响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1-5,共5页李戬 徐旭东 屠建琪 刘晓安 
向大鼠双侧巨细胞网状核α部微量注射儿茶酚胺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观察选择性破坏该区儿茶酚胺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后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表明,注药后第2、4、8、16日,动物痛阈较注药前或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注药后第28日,动物痛阈...
关键词:巨细胞网状核 痛觉 多巴胺 
大鼠巨细胞网状核和中缝大核5-羟色胺神经元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6-10,共5页徐旭东 李戬 刘晓安 屠建琪 
本文采用特异性化学损毁技术及钾离子透入法测痛,观察了用5.6-双羟色胺(5.6—DHT)破坏了大鼠巨细胞网状核(NGC)和中缝大核(NRM)内5—羟色胺(5—HT)神经元后痛阈的变化。结果表明:NGC 内注射5.6—DHT 后,第4、6、8天痛阈较基础痛阈显著...
关键词:巨细胞网状 中缝大核 血清素 
中缝大核化学神经元的功能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55-58,共4页李戬 范天生 
延髓中缝大核(Nucheus Raphe Ma-gnus,NRM)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和针刺镇痛的重要中枢部位之一。近年,化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研究表明,NRM是由多种含神经递质或调制质神经元组成的化学异质性结构。NRM 化学神经元在接受脑内多部...
关键词:延髓中缝大核 化学神经元 
大鼠中缝大核5-羟色胺神经元——光镜和免疫电镜研究被引量:3
《解剖学报》1991年第1期38-42,共5页李戬 范天生 李世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大鼠中缝大核内5-羟色胺(5-HT)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光镜下,5-HT样免疫反应(5-HT-li)神经元为大型多极细胞和梭形细胞,以中缝大核中下部较为密集。在电镜下观察可见:1、5-HT...
关键词:中缝大核 5-羟色胺 免疫细胞化学 
人基底杏仁核突触和神经毡发育的初步观察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4-7,共4页李戬 陈庆功 屠建琪 刘晓安 朱亮 李中坤 侯颖一 谭金山 
本文用电镜对胎儿和新生儿基底杏仁核内突触和神经毡的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胎龄23周,神经毡主要有原始细胞突起组成,亦可见到轴突和树突,部分树突含有大量微管,微丝等;细胞突起间易见膜的特化,个别已具有典型突触结构,突触囊...
关键词:发育学 突触 神经毡 杏仁复合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