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汉生

作品数:14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精神美育中庸辨析美育本质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同情之默应”方法辨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5,共5页杜汉生 
"同情之默应"作为汤用彤先生研究佛学的方法,在以往的众多研究中存在着理解或解释的简单化倾向。汤用彤对宗教情绪的注重出自缜密的科学研究的要求,作为思想方法又突破了科学主义的藩篱,在新文化运动中,虽与众不同,但却是中国文化的重...
关键词:佛学 宗教情绪 同情 
“生而知之”辨被引量: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4,24,共5页杜汉生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子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 社会生活 学习 天才 
“父子互隐”辨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9-84,共6页杜汉生 
孔子并非单纯肯定"父子互隐"而反对大义灭亲,只是以此命题揭示社会正义即"直"具有的丰富内涵,理解孔子的本意应该从对这一陈述的叙事结构与意义结构的整体上去把握。
关键词:父子互隐 正义 社会公德 血缘亲情 
爱国主义:从“列宁定义”谈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49-53,共5页杜汉生 
所谓"列宁定义"并非是对爱国主义的一般界定,而是列宁针对当时狭隘的民主派爱国主义的特指,与今人所言爱国主义存在着质的差别。这种爱国主义在当时与俄国革命进程严重冲突,发生了破坏作用,值得认真思考。
关键词:爱国主义 俄国革命 列宁 布列斯特和约 
共产党员先进性与民族精神建设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4,共4页杜汉生 
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精神建设与德育现代化"([2005]107#)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精神建设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现实有效途径。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加强民族精神的建设,应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积极组织和宣传群众,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之长。
关键词:共产党员 先进性 民族精神 
人的发展三题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杜汉生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精神建设与德育现代化"([2005]107号)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全面...
关键词: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建设的重大举措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3-4,共2页杜汉生 
关键词:民族精神 精神建设 社会主义 荣辱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习教育 高等学校 
“过犹不及”:德性规范还是普遍方法被引量: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5,共5页杜汉生 
“过犹不及”旨在反对“过”这一将道德修养推向极端的错误倾向,用以强调在道德修养中,应该警惕与防止道德极端主义的危害。作为德性规范,它极具意义和价值。但作为思想方法,它并不能与“中庸”相等同,也不是它的主要内容。错误理解“...
关键词:中庸 适度 乡原 
中庸之德与民族精神
《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6,共6页杜汉生 
中庸之德是孔子用以提倡宽容中正的理想道德、反对极端道德主义的理论主张,它反对乡愿的伪善,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影响作用,使得我们民族养成宽弘博大的胸怀,善待他人、团结他人;也使得我们民族养成爱好和平、勤劳勇...
关键词:中庸 宽容 民族精神 乡愿 伪善 
忧患意识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4-7,27,共5页杜汉生 刘爽 
 忧患意识即主体对对象客体的关注态度,就中华民族而言,忧患意识即其民族精神的内在核心;忧患意识由于中华民族成长过程的特殊性质而获得其特殊内涵;"儒道互补"的中华主流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