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祥

作品数:47被引量:21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黑麦寡核苷酸探针成熟胚小麦-黑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兽类学报》《北方园艺》《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体系的建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梁国庆 宋惠滢 禹小波 符书兰 唐宗祥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089)。
【目的】节节麦作为普通小麦的重要育种资源,其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杂交技术,杂交成功的关键在于花粉活力。花粉体外萌发技术是花粉活力测定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构建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体系,可以为节节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
关键词:节节麦 花粉粒 离体萌发 花粉管 
利用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快速筛选F_(2)群体中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15的纯合个体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1015-1019,共5页邹杨 符书兰 唐宗祥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YZ0002)。
【目的】为了从F_(2)分离群体中快速鉴定含Yr15基因的纯合个体,从而减少后续选择的工作量。【方法】利用感条锈病的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与含Yr15基因的小麦品系杂交,利用基于寡核苷酸探针Oligo-1RNOR的简便NDFISH方法对F_2群体进行...
关键词:小麦 条锈病 Yr15 1BL.1RS ND-FISH 
小麦背景中黑麦遗传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23年第2期157-163,共7页张蔚 熊自颖 段延玲 罗涛 罗杰 唐宗祥 符书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373,32070373);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YZ0002)。
黑麦(Secale cereale L.)基因资源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建立一种高效鉴定小麦背景中黑麦染色体的细胞学标记方法,有利于黑麦优良基因/遗传物质的追溯和高效利用。本研究利用核仁组织区(NOR)核...
关键词:小麦 黑麦 易位染色体 寡核苷酸探针 
利用含5BS·7BS/5BL·7BL易位的重组自交系创制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新材料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21年第10期2063-2069,共7页杨漫宇 王琴 唐宗祥 杨恩年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1YFH0051,2021YFYZ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项目(2019LJRC005,2021XKJS005)。
【目的】探索5BS·7BS/5BL·7BL易位染色体在来自简单杂交川麦42×川麦55的高代重组自交系(RILs)中对染色体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这对相互易位染色体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基于寡核苷酸探针Oligo-pSc119.2-1、O...
关键词:小麦 易位染色体 ND-FISH 染色体结构变异 
干旱胁迫对四川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13期14-17,共4页王淑荣 费德友 唐宗祥 
南充市研发资金项目(项目编号:17YFZJ0034);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突破性麦类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项目编号:2016NY0030)。
四川麦区常出现冬干春旱农业气象灾害天气,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了解四川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为小麦品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四川20个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搭棚模拟冬干和春旱处理所有材料。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小麦 干旱胁迫 抗旱评价 产量 
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年第3期67-68,共2页王淑荣 郭伟 费德友 程学敏 龚辉 唐宗祥 
南充市研发资金项目(17YFZJ0034);四川省“十三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突破性麦类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2016NY0030)。
针对四川丘陵区轻简机械化新型两熟种植模式的生产新需求,确立了以"矮秆、早熟、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研究目标,开展了农艺性状、抗病性、光合效率、品质等相关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和发掘,采用聚合杂交手段配制杂交组合,加大...
关键词:小麦 矮秆 早熟 优质 品种选育 应用 
高产小麦新品种—嘉农麦809
《麦类作物学报》2019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任天恒 谭飞泉 胡忠勇 李治 曾滔 罗培高 周长春 晏本菊 张怀琼 唐宗祥 符书兰 张怀渝 任正隆 
四川省小麦育种攻关计划项目
嘉农麦809是四川农业大学以自育品种川农23和川农19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80014。
关键词:自育品种 系谱法选育 小麦新品种 四川农业大学 有性杂交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 审定 
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川农32
《麦类作物学报》201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谭飞泉 任天恒 罗培高 张怀渝 唐宗祥 符书兰 晏本菊 任正隆 张怀琼 李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西南麦区优质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YFD0100900);四川省十三五农畜育种攻关项目
川农32(区试代号:R807)为四川农业大学遗传和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川农27/80978,其中,川农27为自育品种,80978为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引进品系。该品种的突出优点为:高产,适应性好,适播期较宽,抗倒,...
关键词:品种来源 弱筋小麦 广适性 四川农业大学 重点实验室 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自育品种 
人工合成小麦育种优势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被引量:10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625-632,共8页朱欣果 万洪深 李俊 郑建敏 唐宗祥 杨武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382;3140138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102);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4TD0014;2015JQ0022;2017JY0077)
[目的]人工合成小麦是拓宽现代小麦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桥梁资源,如何对其高效利用是一个难点。明确人工合成小麦在育种方面的优势及其遗传基础是其育种利用能否成功的关键。[方法]利用P1、P2和RIL群体联合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育种优势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四川省第一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川农30
《麦类作物学报》2017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谭飞泉 任天恒 李德宇 晏本菊 张怀渝 唐宗祥 符书兰 罗培高 任正隆 张怀琼 
四川省"十三五"农畜育种攻关项目
川农30是笔者根据四川盆地麦区的气候生态条件、小麦种植制度、小麦温光反应类型多样性及其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规律,经10多年努力育成的四川省第一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于2016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第八届第六次会议...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四川省 早熟 早播 农作物品种审定 气候生态条件 四川盆地 种植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