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秋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私法合同法法律推理逻辑判断概念辨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被引量: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02-108,113,共8页李艳秋 
美国商事立法对于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除了予以明确承认外,主要是通过模糊的标准性条款赋予其默示的法源地位。商事习惯法获得法源地位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尊重商人意思自治是其主观理论基础,尊重商人行为模式是其客观理论基础,尊重商人...
关键词:美国商法 商事习惯法 法源地位 立法方式 
试论法律推理中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被引量:6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李艳秋 
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始终共存于法律推理之中。常态下,法律推理应以逻辑判断为准据,价值判断隐身于逻辑判断之中。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当民意对于一些案件的裁决结果不予支持或者法官认为完全不考虑价值判断会使裁...
关键词:法律推理 逻辑判断优位 价值判断次位 
法学方法论初探被引量: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13,共5页李艳秋 
实证主义法学方法所坚持的纯粹法学的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法学科学性的方法论,为此必须坚持法学科学性与伦理价值相分离的历史思维方式。只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法律规范及法学的逻辑性、推理性和体系性,实现法律的独立性、确...
关键词:法学科学性 纯粹法学 逻辑性 
法律行为概念的检讨与反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李艳秋 
虽然对于《民法通则》相关法律行为概念的界定存在很多质疑,但基于法律行为作为承担实现"私法自治"工具而创造的概念,《民法通则》对于法律行为的概念的界定是符合法学的科学逻辑的,即法律行为的核心内涵是赋予人的意志的合法化和强制...
关键词:法律行为 私法自治 意思表示 信赖保护 
试论法的本质——兼论法的功能建构基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李艳秋 
依据法的本质决定法的功能的理论,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指出了法的思想意志根源和政治功能,理性是促使统治阶级意志必须接受或者反映所谓被统治阶级及社会公众的意志和利益的历史动因,国家功能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索符合社会...
关键词:法的本质 法的功能建构基准 
股东身份认定问题探析——兼论工商登记的性质被引量:3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李艳秋 
公司应以股东名册为准来确定股东和对抗善意的受让人,出资转让合同可在善意受让人与让与人之间产生对抗力。受让人之外的善意第三人应以工商登记为准来确定其股东身份。鉴于工商登记是属于私法领域的程序性的商事法律行为,恶意第三人或...
关键词:股东 善意第三人 恶意第三人 工商登记 
合同效力概念辨析与修正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22-26,共5页李艳秋 
合同的效力为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所具有的当事人所必须承受的法律后果。合同的效力状态既包括完全符合生效条件的确定生效状态,及因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而使合同归于自始无效的相对有效状态;也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确定无效状...
关键词:合同效力 有效 生效 无效 未生效 
概论大学教育中的法治观念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李艳秋 
大学教育中的法治观念就是各类教育主体的教育法治意识,即以法治为自己从事的各项教育事业的价值趋向。教育法律关系的层次性决定了大学教育中法治观念的层次性,全面的教育法治观念是所有教育主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法治观念。由于...
关键词:法治观念 法治教育 大学 高等教育 
论契约自由原则的重构及其在私法上的地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88-95,共8页李艳秋 
契约自由是建立在法律人格平等和自由理性之尊重基础上的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学者所言契约之死和所谓契约自由原则之衰落,无非是从古典的人格和理性的抽象平等向更注重人格和理性的差异平等转化而已,但对理性与平等之尊重始终为契约自由...
关键词:契约自由原则 合同法 法律人格 理性 私法 民事主体 
论私权之本质——兼论我国私法的建构基础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23-29,共7页李艳秋 
鉴于传统的权利本质学说均无法全面的指出权利的所有特征 ,对于权利本质之研究采要素解释学的方法较为合理 ,研究权利之本质实际上就是确定何种要素为最核心、最基础之要素 ,就是确定权利概念的中心词。私权之最核心和最基础的要素应为...
关键词:私权 私法 中国 要素解释学 情形解释学 私人权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