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

作品数:11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治理乡村社会人事结构党群关系共同体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学习与实践》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事务分类与主体分化:一种村级组织体系的结构优化逻辑
《求实》2025年第2期81-95,M0006,共16页杜鹏 柳泽凡 
当前,乡村治理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基层组织面临新的挑战。本研究基于组织运作的视角,探析村级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实践过程。研究发现,村庄治理事务影响村级治理的组织规模与结构形态,在村庄多元治理事务的现实背景下,村级组织呈现“分...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村级组织 组织运作 “分工型”治理体系 事务分类 主体分化 
土地政治: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实践逻辑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6期48-57,共10页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土地秩序是土地政治的起点。不同于土地政治的权利起点,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实践过程具有土地秩序调控的政治意涵,维系了农民与村庄、国家和市场的均衡关系,赋予土地政治以村庄、国家和市场关系调适的实践面向。土地政治奠定了乡村善治...
关键词:集体土地制度 土地政治 乡村治理 政治正义 政治主体性 
生活治理的伦理路径与组织逻辑——以鹤峰县“最美评选”为例
《学习与实践》2024年第12期22-33,共12页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BSH074)。
农民生活秩序失调和国家权力下沉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以湖北省鹤峰县“最美评选”活动为例可以发现,“最美评选”具有鲜明的日常生活取向,并在政治引领和社会嵌入两个环节的支撑下推动了日常生活的伦理化,开辟了生活治理的...
关键词:生活治理 日常生活 组织过程 政治引领 伦理化 
生活治理:新时代国家引领农民生活的基本逻辑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135-145,共11页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BSH074)的研究成果。
生活治理是国家引领农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当前乡村社会变迁和国家权力下沉赋予了生活治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国家自上而下输入的资源、规则为生活治理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制度通道;另一方面,乡村治理中的资源依赖钝化了国家对于乡...
关键词:生活治理 日常生活 乡村社会 国家权力 
晋升激励何以通往有效治理——基于乡镇人事结构的分析
《长白学刊》2024年第5期30-41,共12页杜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人事结构是治理结构的深层基础。面对一线治理场景,乡镇政府通过灵活的干部流动路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乡镇干部的主体性。同时,乡镇干部流动过程中存在着基于年龄、身份、学历等条件的激励效应分化,塑造了“流动者”与“沉淀者”相...
关键词:干部流动 人事结构 干部晋升 乡镇治理 包容性激励 
乡村秩序的空间基础:一个人地关系的分析框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杜鹏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TJSRQN19-001)。
村落空间不仅是村庄社会关系运作的背景,而且定义了乡村秩序再生产的底层架构。人地关系是村落空间的基础,且在农民土地利用实践中推动村落空间的功能分化,并逐渐形成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化与融合、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化与互通...
关键词:村落空间 乡村秩序 人地关系 城市化 集体制度 
行政激励的村治悖论与实践出路
《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4期117-127,共11页杜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在乡村治理转型过程中,行政激励日益成为地方政府调动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囿于村民自治制度的限定,乡村治理转型中的行政激励取向推动了村治主体的更替和重构,表现为村干部的职业化、行政化、年轻化、条线化和流官化。行政激...
关键词:行政激励 乡村治理 激励相容 实践悖论 治理机制 村治主体 
制造边界:家庭代际关系的情感分流与现代调适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2期120-134,共15页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转型改变了情感伦理化的依附性表达路径,赋予情感以自主的实践空间。情感实践兼有理性面向和伦理底色。结合鄂西的田野调查经验,文章建构了代际互动中的情感分流路径,揭示了以制造边界为核心的情感调适逻辑。情感分...
关键词:伦理 理性 情感实践 代际关系 情感分流 
嵌入治理的激励与培养:乡镇人事结构再生产机制研究被引量: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乡镇人事结构是乡镇治理的深层基础。面对乡镇的一线治理场景,行政包干的人事整合机制具有社会激励与团队培养的效应,赋予乡镇人事结构以灵活性。而人事分流拓展了乡镇干部激励与培养的空间,且维系了人事结构的稳定性和公共性。乡镇人...
关键词:乡镇治理 行政包干 人事流动 一线治理 人事结构 
生活方式的东西差异: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路径再认识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杜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与生活治理机制研究”(22BSH074)。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区域的农民以不同的条件参与这个过程,并形成了富有差异的生活方式。因为市场区位条件不同,无论从生活动力还是生活空间的维度看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农村因其本地工业化的市...
关键词:生活方式 东西差异 现代化 乡村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