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龙

作品数:13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健康监测小波变换损伤识别输电铁塔地表沉降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路基工程》《岩土力学》《科技信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项目驱动法的卓越工程师培养
《科技信息》2013年第22期146-147,共2页贾晓云 林宝龙 宋玉香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122029)支持
本文以"卓越计划"实施为契机,分析了项目驱动法在培养卓越工程师过程中的应用,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 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能力为本位”的《工程测量》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2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林宝龙 
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学科本位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对于如何改革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体系,文中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以能力为本位 工程测量 教学模式 
陶乐黄河公路特大桥双壁钢围堰三维仿真分析被引量:5
《路基工程》2010年第5期117-119,共3页林宝龙 贾方方 
以陶乐黄河公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针对不同工况对钢围堰进行整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工况下,双壁钢围堰结构的最大变形为2.77mm,最大应力为110.2MPa,均未超过允许值,围堰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通过...
关键词:双壁钢围堰 三维仿真分析 应力 位移 
盾构近距离穿越桥梁及河流的施工效应分析被引量:9
《路基工程》2010年第5期112-114,共3页林宝龙 贾晓云 
北京地铁#10线国—双区间盾构段穿越国贸桥群桩、通惠河、京秦铁路及双井北天桥。隧道与国贸桥桥桩最近距离只有1.78m,通惠河底与隧道拱顶距离仅10.00m,隧道周边情况及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施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控制地表沉降,并结合FLAC...
关键词: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群桩 数值分析 
大跨暗涵衬砌混凝土温度数值分析与裂缝控制被引量:5
《岩土力学》2010年第7期2270-2275,共6页贾晓云 林宝龙 朱永全 
以南水北调中线石京段古运河枢纽工程暗涵段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提出了南水北调暗涵衬砌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内部温降的控制标准,即按最不利部位考虑,30 d内混凝土内部温降不应超过26.7℃,为选取合理的温控措施提...
关键词:水工隧洞 裂缝控制 温度场 数值分析 
隧道开挖引起的路面沉降预测及数值分析被引量:6
《路基工程》2010年第3期108-110,共3页贾晓云 林宝龙 
采用Peck公式对南水北调中线下穿高速公路段暗涵施工所允许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确定65 mm为工程允许的地表沉降标准。提出了双中洞、多分部的暗挖施工方法,并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实测表明该法可将路面沉降控制在60 mm以下,能够满足...
关键词:南水北调 水工隧洞 暗挖施工 路面沉降 数值分析 
北京地下直径线“CRD”工法计算与分析被引量:1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丁祥 林宝龙 朱永全 
基于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DK6+804.1~DK7+060段的施工设计,介绍了CRD工法施工工序,并采用有限元程序软件对CRD工法施工的各步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直径线 CRD工法 地表沉降 模拟计算 
特长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力学效应被引量:3
《山西建筑》2007年第12期308-309,共2页林宝龙 马祥旺 
针对雁门关隧道特长、富水软弱围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工期要求紧的实际情况,采用地层—结构模式,对地层比较差的Ⅵ级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隧道围岩理论模型,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雁门关隧道快速施工的可行性...
关键词:雁门关隧道 围岩稳定性 快速施工 数值模拟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9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7-11,共5页林宝龙 马祥旺 
针对昆-石高速公路阳宗隧道断面跨度大的特点,通过经济技术、操作难易程度的综合比较,阳宗隧道使用WTD系统锚杆支护对围岩进行加固,效果良好。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作为隧道二次衬砌,降低病害的发生,减少整治麻烦,给隧道施工和运营都带来极...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 围岩稳定性 WTD系统锚杆 数值模拟 
堡镇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被引量:4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丁祥 林宝龙 朱永全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常以围岩变形量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序列,因而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针对宜万铁路堡镇隧道软弱围岩区段施工大变形特点,采用神经...
关键词:围岩变形 神经网络 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