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烨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外膜蛋白布鲁氏菌耶尔森氏菌聚合酶链反应小肠结肠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致病性耶尔森氏菌PCR扩增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8年第4期314-317,共4页景怀奇 马烨 徐建国 姜淑贤 张维妍 陆桂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的为了解不同来源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和不同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假结核耶尔森氏菌(PTB3)的遗传学差异。方法使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结果鼠疫耶尔森氏菌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的扩增主带型相似,而...
关键词:耶尔森氏菌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研究被引量:9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年第4期242-243,共2页景怀奇 徐建国 邵祝军 姜淑贤 马烨 武素怀 尚德秋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研究景怀奇徐建国邵祝军姜淑贤马烨武素怀尚德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Ye)是人类和动物肠道致病菌。近年来国际上对该菌的研究已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布鲁氏菌组分抗原E化学实质的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年第5期22-24,共3页武素怀 何利华 尚德秋 李兰玉 马烨 
从羊种布鲁氏菌16M中提出的化学组分抗原E包含了菌细胞中大分子蛋白、核酸、完整的菌壁多糖及脂多糖,通过化学处理及修饰提取方法可不同程度使脂多糖丢失。结合动物试验结果,揭示出脂多糖与E抗原免疫原性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布鲁氏菌 化学组分 脂多糖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研究近况被引量:10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年第3期47-51,共5页景怀奇 姜淑贤 邵祝军 马烨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氏菌 超Ag 铁摄取系统 
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及R型菌株生物学特性和产生原因的探讨被引量:7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年第5期22-25,共4页李元凯 邱海燕 马烨 尚德秋 
本文报告了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犬种布氏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它种布氏菌2~8倍的特性,同时完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布氏菌毒力无线性关系,并对羊种布氏菌S型、R型或I型及非典型株OMP、SDS...
关键词:布鲁氏菌 非典型株 过氧化氢酶 外膜蛋白 
羊种布鲁氏菌16M不同生物型及非典型株间微孔蛋白的结构变化规律被引量:1
《地方病通报》1993年第1期49-53,共5页马烨 武素怀 何利华 尚德秋 李兰玉 
羊种布鲁氏菌16M不同生物型及非典型株间微孔蛋白结构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光滑型菌外膜上的脂多糖不同程度的脱落导致16M光滑型向16M中间过渡型与粗糙型转变,表现为16M中间型与粗糙型微孔蛋白SDS-PAGE电泳谱型与16M光滑型的谱型基本相...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 布鲁氏杆菌 微孔蛋白 
提取程度及电泳上样量对布氏菌外膜蛋白电泳图谱恒定性的影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3年第2期21-22,共2页武素怀 姜淑贤 马烨 何丽华 尚德秋 李兰玉 
由于难以从布氏菌的外膜蛋白中将干扰因素多糖成分去除到恒定水平的最低限度,迄今未能获得可用于分类的恒定的外膜蛋白电泳图谱。我们最大限度地提取出外膜蛋白及牢固附于其上的多糖成分;在电泳过程中又以超载的手段促使该二成分的相互...
关键词:外膜蛋白 布鲁氏杆菌 电泳图谱 
犬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特征及宿主牦牛对其外膜蛋白的影响
《地方病通报》1992年第4期75-77,共3页何利华 武素怀 马烨 尚德秋 李兰玉 
SDS—PAGE揭示出犬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具有布鲁氏菌属的共同性,同时也具有其种的特征性。其独特表现为:具有一组非热修饰蛋白成分;且其微孔外膜蛋白解聚后除解聚成正常单体外,还有一组特殊的热修饰组分,此二成分受不同宿主影响而有所差异。
关键词: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 SDS-PAGE 犬种 
布鲁氏菌亲水性蛋白对电泳图谱成型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地方病通报》1992年第2期27-29,共3页马烨 武素怀 何利华 尚德秋 李兰玉 
提取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过程中发现在光滑型、粗糙型、非典型菌细胞中都存在着一组亲水性的小分子蛋白(MW<28kD),实验证明,这组小分子蛋白的存在是获得清晰,真切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电泳图谱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推测小分子亲水性外膜蛋...
关键词: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 亲水性蛋白 
布氏菌破碎程度对其外膜蛋白提取的影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2年第6期7-8,共2页武素怀 姜淑贤 马烨 何利华 尚德秋 李兰玉 
在提取外膜蛋白的过程中,超声波击碎布氏菌细胞是简单易行的起始步骤,所以人们极易忽视它所要求的科学性。我们发现菌细胞的浓度要有一定范围,破裂程度又要求有一定的限度,这是保证布氏菌不同组分的外膜蛋白在不同批次的提取中均能被恒...
关键词:超声波 外膜蛋白 布鲁氏杆菌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