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玲

作品数:9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物质炭不同耕作措施耕作措施毛乌素沙地南缘易氧化有机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生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0
《环境科学》2017年第2期769-782,共14页赵世翔 于小玲 李忠徽 杨艳 张霞 王旭东 张阿凤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YB062;2452015355)
添加生物质炭在增加土壤固碳的同时,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土壤胡敏酸(HA)及富里酸(FA)的光学性质,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及施用量下生物质...
关键词:生物质炭 腐殖物质 富里酸 胡敏酸 胡敏素 色调系数 
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2
《环境科学》2017年第1期333-342,共10页赵世翔 于小玲 李忠徽 杨艳 刘丹 王旭东 张阿凤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YB062;2452015355)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跃的化学组分,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以苹果枝条为原料,在300~6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在研究生物质炭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培养...
关键词:生物质炭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关中平原秸秆还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价值流分析被引量:3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第2期19-23,共5页蒋碧 吴喜慧 于小玲 佟小刚 吴发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11)
价值流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价值流特征来评价秸秆还田农业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秸秆还田农业生产模式的定位试验,对不同还田模式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的价值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秸秆高...
关键词:秸秆还田 生产模式 价值流 关中平原 
黄土丘陵区三种典型退耕还林地土壤固碳效应差异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2年第20期6396-6403,共8页佟小刚 韩新辉 吴发启 张艳云 于小玲 蒋碧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JQ500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90204120038);国家自然基金(3097169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QN201115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金(2010BSJJ032)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的柠条、沙棘及刺槐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库及其活性组分密度随退耕时间、土层分布及相对比例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00 cm深土壤碳库在退耕10a时仅柠条林地碳库未比坡耕地显著增加,但退耕20—40a3种林地比...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 土壤有机碳 氧化活性有机碳 固碳效应 
长期施肥对(土娄)土黑碳积累的影响被引量: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第6期1404-1411,共8页于小玲 佟小刚 杨学云 李明 吴发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黄土高原农果牧复合循环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11)资助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20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和化肥配施(SNPK)、常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1NPK)以及高量有机肥和化肥配施(M2NPK)5个施肥处理对(土娄)土中黑碳含量及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KP处理对黑碳含...
关键词:长期施肥 有机碳 黑碳 蝼土 
黄土高原南部人工林林冠对降雨特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第4期32-35,42,共5页吴光艳 成婧 祝振华 吴发启 于小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13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7CB407201)
林冠降雨特征是森林水文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植被在水土保持作用中的重要内容。以黄土高原南部常见乔木刺槐、元宝枫、桉树为研究对象,以滤纸色斑法为基本实验原理,观测了该地区天然降雨15场,分别取得3种乔木冠下雨滴谱200份。通过...
关键词:人工林 林冠降雨 降雨特征 雨滴中数直径 降雨动能 
基于GIS的基因表达图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第4期402-406,共5页赵龙山 于小玲 胡国杰 吴发启 魏晓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871133)资助项目~~
本文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2010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基因表达图谱模型(简称GEPM),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从而达到对肿瘤识别信息基因提取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参与分析的1 991个基因中,...
关键词:栅格数据 GEPM 半变异函数 GIS 肿瘤 信息基因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耕作措施土壤酶和微生物区系的特征被引量: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第1期88-95,共8页曹伟鹏 吴发启 雷金银 赵龙山 云峰 于小玲 
国家林业部科技项目"08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K313020806)
选取了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农田作为研究对象,在连续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探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特征,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土壤养分与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中...
关键词:耕作措施 土壤微生物 养分 土壤酶 
基于因子分析的不同耕作措施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毛乌素沙地南缘为例被引量: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159-165,共7页曹伟鹏 吴发启 雷金银 赵龙山 于小玲 
国家林业部科技项目(K313020806)
【目的】对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机械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SM)、免耕留茬(NT)、翻耕覆膜(FM)、传统翻耕(CT))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6年的试验基础,选取13项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
关键词:土壤肥力质量 耕作措施 因子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