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美

作品数:97被引量:16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学栏目主持人明代提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库全书总目》历史人物的官学评价与思想史意义——以扬雄“剧秦美新”为中心
《浙江学刊》2025年第2期201-212,共12页何宗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17AZW012)阶段性成果。
作为全面总结中国古代数千年思想史、学术史的集大成巨著,且因其清代官学著作的性质,以及乾隆帝王意志的直接介入,《四库全书总目》对历史人物的大是大非尤为重视。《四库全书总目》的思想和学术评价,通常与它的人物论相关切或者说基于...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历史人物评价 扬雄 剧秦美新 理学重塑 官学制约 
论清代帝王子学——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75-192,共18页何宗美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17AZW012)。
帝王子学是清代帝王之学在经、史、子、集四维中的一维,其总体特点和基本性质是以帝王子书标举帝王子学的楷式,借帝王造神确立帝王子学的权威,用帝王之学铸造帝王子学的灵魂,由此形成书、人、学亦即经、圣、道三位一体的帝王学体系。包...
关键词:清代帝王子学 帝王之学 帝王学体系 治、教合一 
以史为诗:山右遗民傅山的自我写照与身份认同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郭爻 何宗美 
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傅山学养深厚,在清初“诗史”观念复兴的背景下,傅山没有笼统地接受前人的文学思想,而是有选择性地继承,他注重诗歌的社会功用,强调“真”“实”之观念与“诗”“史”之关系,形成了独特的诗史观,拓展深化了“诗...
关键词:傅山 诗史观 咏史诗 遗民情怀 
《四库全书总目》诗教规约下的词学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6-57,共12页王芹 何宗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项目编号:17AZW012)。
诗学和词学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诗教与词学的关系则一直是这一问题中的重要内容。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总目》于集部独辟“词曲类”,标志着词学正式进入官学理论批评的行列,诗教也成为其中的重要批评维度。...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诗教 词学 规约 
知识结构背景下明代文学内在体系的变革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64-66,共3页何宗美 
知识结构体系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并进而支配人的观念、行为和著述、创作。中国古代共同的知识结构体系大体可归结到经、史、子、集四部,在四部分类法正式形成前也不例外。四部体系在每一个时代又有一定的独特性,以此角度审视明代...
关键词:明代文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知识结构体系 四部分类法 思想变革 关系链 内在体系 人的观念 
作为文人知识史、情趣史的“杂品”——兼论明人闲趣与《四库全书总目》的杂品批评
《人文论丛》2024年第1期264-273,共10页秦怡梵 何宗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阶段性成果。
杂品是《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新设立的六子类之一,是一种复合型的著作类别与知识类别,其源起于宋,流行于明。作为文人士大夫对日常生活“艺术处理”与“诗意化”后的文本记录,杂品的演变既是文人知识史的演变,也是文人情趣史的演...
关键词:杂品 文人知识史 文人情趣史 明人闲趣 《四库全书总目》 杂品批评 
《四库全书总目》的墨学批评
《文史哲》2024年第2期126-136,168,共12页何宗美 何素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17AZW012)的阶段性成果。
“墨入杂家”“墨为杂学”“以佛为墨”“墨为异端”,形成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墨家、墨学在目录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一次官学定位。“墨入杂家”,确立墨家的目录归属,此类例之法是《总目》“以儒为尊”观念下的目录归属和思想判定。“墨...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墨学批评 墨入杂家 墨为杂学 以佛为墨 墨为异端 
白朴及其词批评辨疑——以《四库全书总目·天籁集》提要为中心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51-60,71,共11页王芹 何宗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17AZW012)。
《四库全书总目》从四个层面形成了对白朴及其词批评的一次官学定位,但其金代遗民身份的确立,既缺乏文学作品依据,也不符合词人“情志”的事实;在《天籁集》版本流传上,刻意营造“世久失传”“沉晦百年”的传播状况;词作风格上含糊不清...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白朴词 批评 
知识结构背景下明代文学内在体系的变革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4年第1期129-141,共13页何宗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提要考辨与学术批评还原研究”(项目编号AZW012)阶段性成果。
着眼于一个基点、三个要素、两种文学来理解和诠释明代文学,不失为明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一个基点指中国古代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认识明代思想与明代文学的新维度,并且可以普遍运用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思想与文学研究;三个要素指知识、...
关键词:明代文学内在体系 知识结构 一个基点 三个要素 两种文学 
熊宪光先生门下从学略记
《华夏教师教育》2023年第10期153-159,共7页何宗美 
无师则无学,无友则无学。近年来,越来越深深有感于此二言。而师之于学,又尤为要者。“古之学者必有师”,于今而论,亦概莫能外。师,作为知识传授者、思想引领者、精神塑造者,对于任何一个接受系统教育的人来说,便是照引他成长之路的星光...
关键词:知识传授者 成长之路 无学 古之学者 精神塑造 引领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