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英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文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荀子》教师审美教育散文教学散文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殷都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荀子》中“群”的内容解析被引量:1
《殷都学刊》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刘振英 
荀子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建立了"群"这一理论范畴,他从人与禽兽区别的视角出发,提出"群"的概念,并指出"群"的社会性及其相关的重要内容,从"群"与"分""礼"的关系出发,阐述"人何以能群"的问题、"群"如何能"一"的问题。"分"和"礼"是"群"得...
关键词:    
论《荀子》中“分”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关系的达成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79-81,共3页刘振英 
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和中心建构。荀子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分"的概念,并在大量的篇章中对"分"进行阐发,明确指出"分"的组织者、实现者是"人君"、"圣人"和"治国者"、"分"的过程中遵守的原则是"礼",深刻揭示了"分"...
关键词:“分” 原则 功能 和谐 
论黄粱梦诗歌的美学特质——旷达被引量:1
《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刘振英 
赵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度研究项目<邯郸县志与邯郸文化研究>
黄粱梦诗歌美学是研究邯郸黄粱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黄粱梦诗歌旷达美学特质的研究首先论述了旷达这一美学范畴内在的独特品质,进而从深层次解析了黄粱梦诗歌表现出的人生彻悟美、梦的形态、精神超越和现实态度,第一次提出了黄粱梦...
关键词:美学内涵 黄粱梦诗歌 旷达胸襟 
诗中的七宝楼台——论李白《玉阶怨》的四重审美意蕴被引量:1
《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51-53,共3页刘振英 
在盛唐诗坛上,李白风标高举,他的《玉阶怨》继承了前代的诗歌成就,并且开创了新的领域,这表现在四个方面:悠远厚重的乐府旧题背景;宫女生存的本真状态;君臣遇合的比附意义;独创的纯真高格与净化尘滓的作用。这些要素使李白的诗超迈前人...
关键词:李白 《玉阶怨》 乐府旧题 审美意蕴 
审美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被引量:2
《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郅剑 刘振英 
审美教育是目标,散文教学就是载体。散文教学追求的是从文字中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以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得出感悟。这与审美教育不谋而合。在散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发挥语文教学以情感人、以美启真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 散文 散文教学 教师 学生 
陶渊明《闲情赋》摭言
《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刘振英 郅剑 
陶渊明《闲情赋》历来争议较多。本文尝试给这些不同的观点归类,并试作评析,此篇作品是陶渊明娱情娱性、调节自我情感、平复失衡心理的悼亡之作,这是他作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方式。文学作品如必有目的,创作本身就是目的。描摹人情,搜寻快乐...
关键词:《闲情赋》 悼亡 自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