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作品数:36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终结丹托艺术命题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怀化学院学报》《中外文论》《艺术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朝向交流的艺术生产——对马克思美学特质的一种解读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2期13-20,189,共9页张冰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分析美学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美学话语建设研究”(19ZX017)阶段性成果。
学界目前认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具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一般性的艺术活动,其二是特指资本主义生产阶段或被商品化了的艺术活动,这并不全面。从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出发,可以发现一种新的艺术生产的意义指向,即作为单一生产活动的艺术活...
关键词:生产 交换 艺术生产 艺术交流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表现”
《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4期145-153,共9页张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分析美学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美学话语建设研究”(19XZ017)。
表现说是西方艺术哲学中可与再现说争锋的艺术本质观,但其内部逻辑存在重重龃龉。这一逻辑澄清任务是由20世纪中叶以来在英美影响巨大的分析美学完成的。分析美学家们通过对“表现”语义以及相关语词的考辨,例示了表现与表现说的复杂性...
关键词:分析美学 艺术本质观 表现 表现说 隐喻 
论想象:从哲学到艺术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1年第6期122-130,共9页张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分析美学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美学话语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XZX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想象是现代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内涵含混多义。从词源来看,其主要含义包括使不在场者在场、影像和回忆。想象的其他指向都由这三个基本含义延伸而来。17至19世纪是想象观念展开的关键时期。笛卡尔把想象带到了认识...
关键词:想象 同情想象 情感认知 真理性认识 
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对西方现代派的接受与反思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74-81,255,共9页张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10)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被称为"当代艺术",它的确立和发展,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直接相关。在中国视作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东西,包括了西方艺术发展中的现代派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这些艺术风格直接引发了当代西方的艺术终结...
关键词:西方现代派 艺术的终结 中国当代艺术 理论旅行 
中国画危机论的重新审视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0年第11期50-54,共5页张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分析美学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美学话语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XZX017
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画的命运与未来,有过两次较大争论,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产生的争论和世纪末的“笔墨之争”。在这些学界将之称为中国画危机论的讨论中,因关切而讨论双方不免带出情绪,并且讨论中明显...
关键词:中国画危机论 进步观 参照系 中国画家 
论新时期两次“美学热”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文艺争鸣》2019年第11期101-106,共6页张冰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项目“艺术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知识生产”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美学的发展,从关注点到问题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从新时期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两次美学热的发展路向和学术争鸣中能够清晰地揭示出来。因此,将这两次美学热放...
关键词:重心转移 美学热 当代美学 思想轨迹 学术争鸣 发展路向 问题域 关注点 
拉德福德的困惑——对艺术接受中虚构与情感关系的考察
《艺术学研究》2019年第4期12-19,共8页张冰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分析美学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美学话语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XZX017)阶段性成果;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费项目“艺术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知识生产”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拉德福德在《我们怎么会被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所感动?》一文中提出了"虚构的悖论"的问题,即我们面对并不相信其真实性的虚构的人或事件,却会产生真实的情感反应。他的观点引起了英美哲学家几十年来的争论,成为分析美学...
关键词:拉德福德 虚构 虚构的悖论 艺术制度 
从“美学热”到美学的复兴
《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9期102-104,共3页张冰 
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经济繁荣及人民富裕上,也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迅速更新上。美学在这一时段内,也呈现了崭新的面貌。然而,40年毕竟是一段不短...
关键词:研究者 美学热 
从“美学热”到美学的复兴——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学历程探踪被引量: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53-60,共8页张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2&ZD11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美学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自新时期伊始到80年代中后期为美学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美学由于领风气之先,与时代需求以及艺术实践联系紧密,因而大放异彩;80年末到90年代是美学发展的相对低谷沉寂期,这一...
关键词:“美学热” 美学的复兴 思想解放 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的终结 
阐释公共性的生成要素探究被引量:4
《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5期143-149,共7页张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ZD111)
张江先生在2017年《学术研究》第6期发表的《公共阐释论纲》一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即"公共阐释"。他指出:"公共阐释的内涵是,阐释者以普遍的历史前提为基点,以文本为意义对象,以公共理性生产有边界约束,且可公度的有效阐释...
关键词:阐释者 生成要素 公共性 《学术研究》 历史前提 边界约束 公共理性 理论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