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玥

作品数:3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纪录片媒介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当代语境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电视研究》《红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精彩展现中国现代学术史的立体图景——评《中国现代学术编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张晓玥 
中国现代时期是传统学术古今转型与中西交融的重要阶段,也是现代学科分化与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其间造就了诸多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发表了一大批具有世界视野与现代意义的学术成果,的确值得学界对此予以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中国现代学术 世界视野 传统学术 学科分化 中西交融 学术大师 编年 学贯中西 
《红楼梦》海外传播文献数据库建设
《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6期57-68,共12页张晓玥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地理研究(1949—1970年代)”(项目编号:18BZW132)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海外传播文献数据库建设是服务于《红楼梦》海外传播研究而又可以为学界所共享的基础工作,同时也应成为进一步推动、拓展和深化中国文学—文化经典“走出去”的当代创新工程。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化,应遵循时间线索与...
关键词:红楼梦 海外传播 文献数据库 传播地图 
《孤山路31号》:西湖文化印章的镌刻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8期83-86,共4页张晓玥 刘慧琪 
纪录片《孤山路31号》聚焦"孤山不孤"的文化意象,以"西泠不冷"情感体验为基点,通过影像语言的创新,拟人化的移情叙述方式,有深度地挖掘了西泠印社的文化精神与文脉传承。该片成功运用拍摄新技术与新手法,突破了人文纪录片与自然纪录片...
关键词:西泠印社 文人精神 移情叙述 影像语言 
理想焦虑与现实主义的当代建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5期18-24,共7页张晓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地理研究(1950-1970年代)”(18BZW132)。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长期作为一种主流创作方法和艺术形态被提倡,同时也具有改造与重塑作家的世界观、美学观的特殊意义。它的根本指向是关于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新文学形态的构想。虽然冠以“现实”之名,“主义”才是根本,它包含着鲜...
关键词: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两结合” 典型 题材 
探寻文化与生态的源头活水——评纪录片《永定河》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年第7期79-82,共4页张晓玥 骆江瑜 
纪录片《永定河》以'北京的母亲河'为挈领,全方位叙述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永定河流域文化的源流与表现;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从现代生态文明价值立场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该片也较为成功地运用拍摄新技术与新手法,创造出丰赡...
关键词:纪录片 永定河文化 生态 衍生传播 
“快感的集市”:当下印度电影的个性及其美学传统——兼谈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被引量:6
《当代电影》2019年第3期156-159,共4页张晓玥 路凯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地理研究(1950-1970年代)"(项目编号:18BZW132)的阶段性成果
将类型融合为形式的快感集合,是印度电影将民族性与现代性相会通的根本所在。这种"快感的集市"的美学实践,直面本土现实,注重对朴素且富有人性的情的书写,成功实现了古印度"情味"美学传统的现代转化。聚焦于人,植根现实,彰显自身的文化...
关键词:印度电影 “马沙拉电影” 现实性 情味 
当代语境与五、六十年代的新诗道路讨论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6期1-8,共8页张晓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地理研究(1950-1970年代)"(18BZW132)
20世纪50-60年代,曾发生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在阶级性、革命性为主导意识的文化环境中,这次讨论的重点限定在诗歌形式方面。为了完成对新诗的"改造",民歌和古典诗被指定为新诗的"学习"对象。由于民歌与古典诗在存在状态...
关键词:新诗道路 民歌 现代格律诗 
新世纪苏州题材电视纪录片综论被引量: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10期85-88,共4页张晓玥 陈斌 
新世纪以来,以《苏园六纪》为肇始,到2017年的28集纪录片《苏州史纪》率先"以大体量的影像语言全方位叙述一座城市的历史",一个持续近二十年的电视文化现象——"影像中的文化苏州",实现了由专题多向开掘向全景纵深透视的跃升。"影像苏州...
关键词:纪录片 苏州 中国美学 诗化写意 
少数民族电影叙事的“原生态”与“新生态”——基于发生学视角的讨论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17年第11期183-187,共5页张晓玥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史视野中的1950-1970年代当代中国文学地理"(项目编号:12YJC751106)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少数民族电影"原生态"叙事存在的问题,以及艺术、文化再创造的可能性。"原生态"的广泛传播,起于大众娱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中,"原生态"的陌生化效应是短期的。少数民族电影"原生态"叙事,应从奇观表象深...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 “原生态” 发生学 “新生态” 
转型期的乡土惶惑:论《秦腔》被引量:1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14-219,共6页张晓玥 唐碧波 
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NDJC181YB)
贾平凹的乡土书写始终聚焦于转型期的社会历史复杂性,并在时代精神和社会情绪的纵深透视的同时,细腻地呈现了自我的独特心灵体验。《秦腔》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乡的巨大变革为历史背景,聚焦"乡土—家园"的文学母题,以难以弥合的"家"的分...
关键词:贾平凹 《秦腔》 乡土文学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