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黑人美国戏剧爱德华·阿尔比塞缪尔·贝克特生态伦理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社会科学》《译林》《中国外语》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语料库的环境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现状、问题与未来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3期28-34,F0004,共8页张琳 胡开宝 
近年随着数字人文的迅速发展,环境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与语料库的结合应运而生。本文基于相关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的界定,梳理了基于语料库的环境与生态话语分析的现状。然而,现有研究在语料来源与规模、研究主题及视角与方法上还存有...
关键词:语料库 环境和生态话语分析 现状 问题与未来 
中国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生态形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外语》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张琳 胡开宝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典型词汇及其搭配等角度,考察了中国油气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塑造的生态形象。研究表明,中国油气企业在发展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推...
关键词:企业话语 可持续发展报告 企业生态形象 
论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地下铁道》中的棉花叙事被引量:1
《山东外语教学》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张琳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非洲流散女性文学的中间航道书写”(项目编号:22CWWJ04);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数字人文与外语创新研究团队”支持。
在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历史推想小说《地下铁道》中,棉花叙事贯穿其中,成为尤为凸显的文学现象。小说中的棉花叙事资源涉及内战前美国南方棉花王国的形成、黑人棉奴的命运,以及种族极权主义等问题,全面再现了由棉花经济和奴隶制双重主导...
关键词:科尔森·怀特黑德 《地下铁道》 棉花叙事 奴隶制 
再谈翻译学语境中的“交互主体性”被引量:3
《外国语》2020年第2期81-90,共10页张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林语堂作品的中国文化变译策略研究”(14BYY012)。
超越论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但译界对此并未达到应有认知,因而易为当下"流行"的社会学层面交互主体性研究所误导。鉴此,本文首先梳理了交互主体性概念及其与同感、意向性、共现等几个重要概念或...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 超越论现象学 单向性 同时性 本我 
20世纪初英美文学中的孔子形象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133-140,共8页李明明 张琳 
山东省济宁市社科规划课题“20世纪初英美文学中的孔子形象”(项目编号:19JSGX062)的研究成果
20世纪初的英美文学呈现出“乌托邦”与“意识形态”双重含混的孔子形象。埃兹拉·庞德、维切尔·林赛与埃德加·马斯特斯将孔子编码为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典范,是可作西方镜鉴的“乌托邦”形象。乔伊斯将碎片化的孔子形象杂糅并置于...
关键词:孔子形象 乌托邦 意识形态 双重含混 
《维纳斯》中的脚注与后现代历史叙事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第4期36-43,共8页张琳 季明举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当代美国戏剧的都市公共空间研究”(201703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剧作《维纳斯》中,苏珊-洛莉·帕克斯将大量脚注运用到巴特曼事件的创作中。脚注中的历史文献既有官方档案,又有民间杂闻逸事,揭示出历史叙述的复调性和杂语性,形成一张对勘映射的话语网络。同时,《维纳斯》中的脚注脱离文本边缘,进...
关键词:苏珊-洛莉•帕克斯 《维纳斯》 脚注 历史叙事 
关于外国文学史建构与重构的思考——李维屏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4期3-9,共7页张琳 
李维屏教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外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和秘书长以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在本次访谈中,李维屏教授分享了他在外国文学史...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 建构与重构 范式创新 学术精神 
论《维纳斯》中的黑人女性身体与19世纪西方医学话语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1期201-213,共13页张琳 
作者主持的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当代美国戏剧的都市公共空间研究"(201703040)的阶段性成果
在戏剧《维纳斯》中,剧作家苏珊—洛莉·帕克斯再现了黑人女性萨特杰·巴特曼的历史。本文聚焦戏剧中的医学场景,重点探讨剧作家如何借助戏剧表演再现19世纪西方医学话语对巴特曼黑身体的定义。本文认为帕克斯以现存的医学档案为切入点...
关键词:苏珊—洛莉·帕克斯 《维纳斯》 黑人女性身体 医学话语 
《美国戏剧》中的多重历史意识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第1期226-238,共13页张琳 
作者主持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英美荒诞派戏剧中的丑角新论”(项目编号14CWXJ68)的阶段性成果;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的资助
在《美国戏剧》中,苏珊一洛莉·帕克斯借助一个游戏和一个文物展厅剖析了当下普通人对历史的认知和态度。在这部戏剧中,帕克斯超越了所谓"族裔作家"的写作题材范畴,聚焦普遍意义上、包括黑人在内的普通民众的历史意识。具体说来,剧中...
关键词:苏珊-洛莉·帕克斯 《美国戏剧》 历史意识 
《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中的幽灵与历史书写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5年第1期249-263,共15页张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鲍德温创作中的伦理困境研究”(14YJC752036)的阶段性成果
在《死亡》一剧中,帕克斯将幽灵元素融入到历史书写中,使幽灵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和修正者。"黑人先生"(的幽灵)呈现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暴力迫害下黑人的伤痛历史。作为对"黑人先生"讲述的呼应,幽灵歌队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想象空...
关键词:《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 幽灵 历史书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