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春

作品数:51被引量:9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奥尼尔小说加里·斯奈德中国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学术交流》《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坠落的人》中的语象叙事
《当代外国文学》2021年第1期21-29,共9页李顺春 王维倩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美国小说的多模态叙事研究”(20BWW036)之阶段性成果。
语象叙事是一种多模态叙事,它在图像时代更受关注亦更有研究价值。唐·德里罗《坠落的人》中的语象叙事—用语言描绘、刻画和再现德鲁坠落照、塔罗牌中的倒吊人和莫兰迪静物画—贯穿小说始终,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成为小说结构的有机...
关键词:唐·德里罗 《坠落的人》 语象叙事 德鲁坠落照 倒吊人 莫兰迪静物画 
唐·德里罗《坠落的人》中的图像审美观照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18年第1期13-20,共8页李顺春 
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美国后9.11文学与人文主义研究"(15WWB006)之阶段性成果
唐·德里罗的后"9·11"小说《坠落的人》无一幅显在的图像,但其独具匠心的文字刻画却表现了一种图像审美的意蕴。小说受一幅极具历史意义的照片的启发而成,呈现出一种独到的图像审美观照;小说所描述的莫兰迪静物画,既推动情节发展又有...
关键词:《坠落的人》 静观之美 震惊之美 
回归伊萨卡——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的神话解读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0-25,71,共7页李顺春 
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5WWB006)
约瑟夫·奥尼尔借奥德修斯神话建构《地之国》的框架,并使之成为小说的潜文本。汉斯对板球梦想之追寻,拓宽了其人生的视野升华了其生命的意义;他在"地之国"的漫游反映9·11后其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揭示其现实生存境遇,亦使其探寻家庭的温...
关键词:约瑟夫·奥尼尔 《地之国》 神话解读 
荒芜、邪恶与死亡:科马克·麦卡锡后9·11小说《路》中的后启示世界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共12页李顺春 
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1世纪美国后9·11文学与人文主义研究”(批准号:15WWB006)之阶段性成果;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的科学人文主义研究”(16BWW041)的部分成果
后9·11小说《路》乃科马克·麦卡锡之后启示作品,它沿袭末世题材,却独具艺术特色.麦卡锡在小说中真实呈现末日后之荒原景象,以启示录寓言揭示人类面临的残酷的现实处境,从而唤醒人们之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他书写末日浩劫后的人性变异...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 《路》 后启示世界 人文情怀 
论《特别响,非常近》中的空白艺术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36-42,共7页李顺春 孔繁霞 
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WWB006);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5jsyw-23)
学界大多从创伤视角阐释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后"9·11"小说《特别响,非常近》,然而,若在空白论的观照下,从语言空白、版式空白与结尾空白等三方面剖析该小说的空白艺术,则可提供"一种打破文本疆界和惯例束缚的全新视角"。语言空白的...
关键词:《特别响 非常近》 空白艺术 召唤结构 
诗意栖居之思——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思想被引量:2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李顺春 
201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WWB006);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5JSW-23)
科马克·麦卡锡乃极具人文情怀之作家,其"边境三部曲"蕴含深刻的生态人文主义思想。其书写自然是对自然之怀念,其歌咏自然则是对工业文明破坏人类家园之反思;其对生命之关爱与敬畏并将之扩展到自然万物,既凸显人类之伦理责任,亦说明人...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 “边境三部曲” 生态人文主义 诗意栖居 
自然圆融的境界——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华严思想
《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第6期50-55,78,共6页李顺春 李寒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生态诗人。他将蕴含着丰富生态和环境理论的华严思想融入自己的生态观中,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生态诗学。在斯奈德生态诗学的形成和实践中,华严思想不仅成为其"哲学基础",且有助于建立其生态环保观。自然万...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诗歌 华严思想 
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综述
《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165-167,共3页王维倩 李顺春 
2015年7月3—6日,由《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在常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8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出版社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4日上午,研讨会在江苏理工学院...
关键词:外国文学 杨金才 报告厅 大学外国语 副校长 开幕辞 英语文学 尤金·奥尼尔 托尼·莫里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5期171-172,共2页李顺春 王维倩 
21世纪之世界文坛活跃而多变,为全面而深入展开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之交流与讨论,《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于2015年7月3—6日在常州主办了"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由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8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会议纪要 世界文坛 杨金才 叙事特征 欧米伽点 饕餮盛宴 坎宁安 大会主题发言 文学伦理学 
唐·德里罗《坠落的人》中的后“9·11”景观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1期35-42,共8页李顺春 李寒 
2013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美国后‘9.11’小说的恐怖主义诗学研究"(13Jsskyjwhw-02)之阶段性成果
唐·德里罗后"9·11"经典之作《坠落的人》从不同视角展现了美国的后"9·11"景观。双子塔楼的恐怖景观是一种景观炫示、秀场狂欢,亦是恐怖景观外化之表现。它对幸存者及其他所有人皆带来创伤性的影响,亦成为人们反思全球化与恐怖主义关...
关键词:唐·德里罗 《坠落的人》 后“9·11”景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