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红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青春文学文学发展文学意味成人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时代文学(下半月)》《湘南学院学报》《山东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前有启林人 后有来继者——五四文学与当代青春文学革新意义比较
《湘南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39-43,共5页焦守红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五四青春文学与当代青春文学革新意义比较"(12YBB238)
中国现代史上,每当社会出现重大转折时青春文学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通过对文学传统的颠覆或补充来影响和推动所在社会文化的变革转型。通过把五四文学与当代青春文学加以比照,发现当代青春文学虽然没有像五四文学一样担负济世救国、...
关键词:五四文学 当代青春文学 社会变革意义 文学变革意义 
现当代文学贯通式教学思路与方法
《科教导刊》2012年第25期154-155,共2页焦守红 戴国庆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湘教通)[2009]140号;序号:355
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政治参与的一致性与内在审美精神的一致性。贯通式教学的宗旨是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打破现当代文学的人为界线,使二者内在一致性得到有效展示。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力避简单的思想价值判断,以文学的内在理路贯通历史,以文...
关键词:审美精神 历史 现实 整体 细节 
徘徊与突围:新世纪头十年文学发展鸟瞰
《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26-32,共7页焦守红 李明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NO:[2009]140-355)
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在经济建设的强势话语语境下,不仅没有走出低谷,而且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这种复杂性的具体表现是:文坛体制的裂变和重组,作家队伍的芜杂和作家身份的模糊,文学思潮的丰富性和文学创作的多元性,文学载体...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低谷 复杂 徘徊与突围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春文学潮被引量:3
《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21-25,共5页焦守红 李晓明 
青春文学是本世纪初新兴的文化思潮。本文试图通过对青春文学三大"特异性"分析,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春文学生成发展的特殊功能意义,探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春文学潮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 青春文学 功能意义 引领途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春文学潮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0年第2期26-28,29-32,共7页焦守红 李晓明 
本文所讨论的“青春文学”是指2000年以来风靡国内、骁及国际的、由当代青年自己主笔撰写的、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学品种。青春文学潮作为一种市场文学思潮,以连续数年占据当代中国文学图书市场半壁江山的瞩目成绩,引起了社会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春文学 学潮 当代中国文学 图书市场 当代青年 文学思潮 青少年 
为一代文学存照:关于当代青春文学被引量:7
《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5期27-30,共4页焦守红 
当代青春文学的整体崛起既是中国文学的历史延革,又是中国文学在现今时代的有效拓展,在理论上已构成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在场性"。青春文学由于及时记下了我们时代文学发展的脉博,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假设,而构成了作为文学的基本事实。
关键词:青春文学 文学 历史依据 现实理由 
青春可“售”——论市场与青春文学的关系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82-83,共2页焦守红 
"湖南省教育厅中国当代青春文学"科学研究项目
关键词:全面市场化 青春文学 独立精神 社会生活 文学青年 精英文学 生态关系 新文学 
谈自我教育体系中“内教育”的张力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4期35-36,共2页焦守红 
一种镜像,两个系统 正如成人文学世界存在着“主流”与“民间”两套不同系统的文学一样,现在的学校存在着两套不同的教育系统,一套是“体制教育系统”,另一套是“自我教育系统”。显然,前者属于体制培养人才,后者则属于“自学成...
关键词:教育体系 教育系统 张力 文学世界 “自我教育” 青少年成长 培养人才 自学成才 
青春文学可持续性生态研究被引量:1
《求索》2008年第2期174-176,共3页焦守红 
青春文学白手起家赢得图书市场半壁江山是因为充分利用了"虚生态位"的缘故;青春文学的创作实绩已构成了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在场;青春文学自身稳定的内质是其成长的动力和内涵。"生态位补白性"、"历史在场性"、"文学成长性"共同构成了青春...
关键词:可持续 生态位 历史在场性 文学成长性 
开花的树——笛安和她的《芙蓉如面柳如眉》
《山东文学》2008年第4期105-106,共2页焦守红 
海德格尔说:树为什么要开花?因为它是开花的树;树的开花,"纯粹源于生命的自性"。青春文学中有一种写手特别像"开花的树",他们的写作,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喜欢写作,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写作,是业内人士所说的那种贴近文学的写作,笛安就是这...
关键词:开花 写作 中篇小说 芙蓉 文学 海德格尔 长篇小说 史铁生 人性 毁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