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兴国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当代大学生隐性德育德育问题隐形学习型党组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湖湘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如何实现党组织从“重视学习”向“学习型”的转变被引量:5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6-19,共4页肖兴国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贵在"学习",重在"有型"。所谓"型",本义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子,后被引申为某一类事物长期稳定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属性。学习型党组织的"型",强调的是使学习成为党组织的属性和特征,成为党组织的基本存在形式。文章从何...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的意义 建设的途径 
不能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侈谈所谓的“普世价值”被引量:1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21-25,共5页肖兴国 
有人把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理论及其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说成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普适模式",鼓吹要"向美国的宪政学习",呼吁"出现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从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公开提出了改旗易帜的主...
关键词:普世价值 多党制 历史条件 中国特色道路 
论哲学视域中的两种和谐观被引量:1
《湖湘论坛》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肖兴国 刘文明 
从哲学视域审视有两种不同的和谐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的消极和谐观,一种是辩证思维的积极和谐观。形而上学的消极和谐观害怕和排斥矛盾,抽象地"以社会为本",忽视人的发展,强调和突出的是社会整体秩序的绝对优先性,以单纯的社会稳定利于统...
关键词:形而上学 消极和谐观 辩证思维 积极和谐观 
营造“五种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55-57,共3页肖兴国 刘文明 
良好的文化氛围、人际氛围、学术氛围、协作氛围和道德氛围的营造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诉求。只有努力营造这"五种氛围"并努力培植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灵气象和道德智慧,才能在大学校园高扬时代的德育旗帜,谱写高校的和谐乐章。
关键词:五种氛围 和谐校园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十大关系”被引量:2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肖兴国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几大建设孤立的、狭义的和谐社会,还指这些建设实现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结果的广义的和谐社会。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十大关系,...
关键词:“十大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理想和信念支撑民族的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15,18,共4页肖兴国 黎志文 
理想和信念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在当代大学生中构建社会主义核...
关键词:理想 信念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隐形德育问题被引量:7
《东岳论丛》2007年第5期155-157,共3页肖兴国 
隐形德育作为一个德育范畴在我国已渐渐凸现出来。其特征主要是作用的潜在性,载体的多样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效果的长期性;其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和完善功能等。隐形德育...
关键词:隐形德育 特征 功能 
略谈隐性德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被引量:12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4,10,共5页肖兴国 
文章从探索隐性德育的背景入手,阐明了它的内涵,分析了其作用的潜在性、载体的分散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效果的长期性的基本特征,指出它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和完...
关键词:隐性德育 内涵 特征 功能 
论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灵魂的陶冶和铸造被引量:1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83-84,共2页肖兴国 
文章从构筑精神支柱,引导敬业精神,示范德操行为,激活发展潜能,拓宽生活空间,铸造思想灵魂等六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灵魂的陶冶和铸造。探索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 敬业精神 德操行为 竞争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