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长龙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稻作泰族泰语原始信仰京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史志》《内蒙古教育(B)》《品牌》《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回顾与反思:中国京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述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8-13,7,共7页黄勤 蓝长龙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中泰两国海洋渔业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以京族与乌拉拉维族为例"(2016BMCC04);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KY2016LX384)
京族是我国的海洋渔业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族文化。在对中国京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在传承、保护及开发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对于京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主要集中在动态...
关键词:京族文化 保护与开发 研究述评 
多维解析越南黑泰人原始信仰及原生型民间宗教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蓝长龙 黄勤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跨境血亲视域下西南边疆民众国家认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XKS039;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中国-东盟跨境民族传统稻作文化比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2015YB319
越南黑泰人是壮泰族群的一个支系。多维解读黑泰人的原始信仰和民间宗教,不仅可以了解到黑泰人宗教信仰的发展规律,还可以从中推测出他们可能与广西古代土著居民西瓯人、骆越人有渊源关系。
关键词:黑泰人 宗教信仰 瓯骆人 渊源 
论泰国华人身份认同重构及其政治诉求——以反映泰华社会的泰国文学作品为中心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89-93,共5页覃鸿波 蓝长龙 杜科迪 
20世纪60年代,泰国华人掀起争取民族平等和社会认可的社会运动,反应泰华社会的泰国文学作品是这场运动中重要的手段和形式,从泰华政治及社会历史角度,解读文学文本,可见它是华人在新历史时期下的自我审视和认同,是泰华特色文化萌芽的载体。
关键词:泰国华人 泰国文学 身份认同 政治诉求 
壮泰民族传统稻作傩祭礼俗比较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视角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9期132-139,共8页蓝长龙 
广西桂南地区"跳岭头"习俗与泰国黎府"皮大坤"习俗分别是壮族、汉族和泰族稻作生产傩祭礼俗。通过对两地习俗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两地习俗的共同点为均使用汉族历法、傩舞动作均有类似花山壁画上的立蛙式...
关键词:壮族 泰族 稻作文化 傩祭 比较研究 
京族与乌拉拉维人传统婚俗比较研究
《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9-13,共5页蓝长龙 黄勤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中泰两国海洋渔业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以京族与乌拉拉维族为例"(2016BMCC04);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KY2016LX384)
婚礼是人生仪礼之一。作为海洋渔业民族,中国京族和泰国乌拉拉维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均衍生出自己独特的婚俗。通过比较两者传统婚俗,可以看到两族的婚俗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之所以出现异同格局,原因就在于气候环境、生活方式、渔业生...
关键词:京族 乌拉拉维人 海洋民族 传统婚俗 比较 
中国布傣人与泰国泰奔人祭天节俗之比较——基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视角
《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114-119,125,共7页蓝长龙 
2014年钦州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壮泰族群稻作农耕祭祀仪礼比较研究"(2014XJKY-08A);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中国-东盟跨境民族传统稻作文化比较研究"(KY2015YB319)
布傣人和泰奔人分别是壮泰族群的两个小支系。两者均使用汉族历法,民歌都需押腰脚韵,"麽"是仪式操持者,"披"是祭拜的对象;但布傣人使用汉族的夏历,而泰奔人则使用周历以及邀请小乘佛教的僧侣主持一部分祭仪。自然环境、两族同源、战乱...
关键词:布傣人 泰奔人 祭天 节俗 比较 
京族哈节与乌拉拉维人海船节比较研究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7-13,共7页蓝长龙 黄勤 
广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LX384);广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16BMCC04)
哈节与海船节分别是中国京族、泰国乌拉拉维人的特色节俗。对这两个节俗的举行时间、神事人员、所祭神灵、占卜仪式和辟邪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刨根问底,两者异同的原因主要来自两者各自所处的自然环...
关键词:京族 哈节 乌拉拉维人 海船节 
地方应用型高校汉泰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内蒙古教育(B)》2017年第2期32-33,共2页蓝长龙 
2016年度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应用型高校汉泰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QYJGB07);2015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外语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编号:2015C433)
钦州学院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联盟单位之一。通过探讨钦州学院汉泰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研究教学改革实现的现实措施,不仅有助于学校的转型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拓宽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渠道。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汉泰双语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傩面具在形式美法则引导下的对比分析——以广西桂南“跳岭头”傩面具和泰国“皮大坤”鬼面具为例被引量:3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年第11期21-21,共1页蓝水萍 蓝长龙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中国-东盟跨境民族传统稻作文化比较研究>(KY2015YB319)
文章用形式美法则对广西桂南"跳岭头"傩面具和泰国"皮大坤"鬼面具的造型艺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一是民间传说对面具图案产生的影响,二是面具图案中引入本土艺术。"跳岭头"傩面具和"皮大坤"鬼面具的共通性,即对比,最大限度的...
关键词:傩面具 形式美法则 对比研究 
壮泰民族民间稻作农耕祭祀礼俗比较研究
《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1-4,共4页蓝长龙 梁庭望 黄勤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中国-东盟跨境民族传统稻作文化比较研究"(KY2015YB319);2014年钦州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壮泰族群稻作农耕祭祀仪礼比较研究"(2014XJKY-08A)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在古越人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作为后裔的壮族和泰族在稻作生产活动中烙下了农耕民俗特有的深深印迹。通过对壮族和泰族的农耕祭祀礼俗的比较研究,还可发现其印迹有如下4点:1.择吉日举行稻作农耕仪式;2....
关键词:壮泰民族 农耕祭礼 比较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