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民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艺术词义发微误读文人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艺术百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化艺术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魏良辅昆腔改革检讨录
《艺术百家》2020年第1期90-95,149,共7页冯健民 
魏良辅的昆腔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创出了"水磨调",使昆曲唱腔由原来的"平直无意致"一变而为"纡徐绵眇,流丽婉转",为昆曲的发展立下了不世之功,此已是昆曲史上之定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许多人认为魏良辅的改革对之后的戏曲发展造...
关键词:戏曲艺术 魏良辅 昆腔改革 功与过 
回望戏曲史:重评戏曲形成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百家》2016年第5期162-167,共6页冯健民 
有人说,中国只有"戏曲文学史",而无"戏曲艺术史",诚哉斯言!我们只要看一下传统戏曲史对戏曲形成的评价,便可窥其一斑。戏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它的形成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但遗憾的是,在传统戏曲史中却只有"文学"评价而无"艺...
关键词: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史 戏曲形成 戏曲史论 戏曲艺术 
“行”“戾”之争及其对戏曲本质的追索——兼论戏曲艺术史观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193-198,共6页冯健民 
戏曲史上的"行戾之争",并非只是戏曲中对"内行""外行"的判断,它的背后隐藏着不同戏曲观念的争议。元明300多年"行戾之争"概念的演变,昭示着人们对戏曲本质的不同认识。在撰写论文的同时,笔者对传统的戏曲史论作一宏观回望,重新检视历史...
关键词:戏曲艺术 艺术规律 “行戾之争” 戏曲本质 戏曲史观 艺术史观 
钱选“戾家画”说发微——评史上对“戾家画”的误读、曲解与过度阐释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5期101-105,共5页冯健民 
"戾家画"说被史论界称作是"画史公案",历代在对这一词汇的解读上,多有歧义。本文重新梳理勾稽众家有关"戾家画"的言说,并对其中一些误读、曲解加以剖析,以期获得对"戾家画"的正确认识,给钱选和"戾家画"说一个正确评价。
关键词:钱选 赵孟頫 戾家画 士夫画 文人画 误读曲解 
戏曲起源字义考
《文化艺术研究》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冯健民 陈建华 
关于戏曲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具影响力者乃歌舞说。然而,此说不实。本文以古汉字中"戏""剧"二字为据,以训诂、考释之方法,对此问题重做解析,希冀能还戏曲起源之本来面目。
关键词:戏曲起源 戏剧训诂 字义考释 
“务头”探赜——破译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96-99,144,共4页冯健民 
"务头",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难解的概念,本文作者经多方查稽,认为"务头"一词并非前人所认定的曲学概念,而是一个"行业隐语"或"江湖黑话"。
关键词:务头 词义 来源 去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