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波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体育科技》《当代体育科技》《当代中国史研究》《文教资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历程与赓续传承被引量:2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00-108,共9页李静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大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孕育萌发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伟大历史成就提供了不...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党精神 时代新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及启示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58-63,共6页李静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 政治判断 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逻辑被引量:1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3期10-14,124,共6页李静波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又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历史逻辑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境界——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考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144-149,共6页李静波 
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新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动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勇气;全面依法治国...
关键词:四个全面 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 
山东体育学院校训文化建设研究——兼论全国体育院校校训文化价值取向
《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第24期108-109,111,共3页李静波 祁靖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全面阐述山东体育学院"坚卓竟远"的校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论述全国14所本科体育院校校训文化厚德、劝学、践行的价值取向,认为山东体育学院校训表述精炼,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既浓缩了其办学历程,又体现了改革...
关键词:校训 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 价值取向 
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政策观念研究被引量:2
《山东体育科技》2014年第3期25-28,共4页祁靖 李静波 
经历张尚武地铁卖艺、黄穗"失踪"等一系列公共事件后,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政策观念开始引发社会舆论的持续关注、质疑和反思。研究发现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策环境变化、文化素养不高是导致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困难的主要...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 退役再就业 举国体制 
关于山东体育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刘美奋 李静波 于美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校训、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等方法,明确了校训、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与意义,对我院校训、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
关键词:科学发展 校园文化 校训 校风 文化思考 
关于我院校训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文教资料》2009年第22期186-188,共3页李静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校训、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等方法,明确了校训、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与意义,对我院校训、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建设 校训 
浅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心态的变迁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0期259-,共1页李静波 
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的民族心态也历经了一个起伏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前的"夜郎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到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自信心的重新确立,再到对外开放后民族心态的平和...
关键词:新中国 现代化 历史进程 民族心态 鸦片战争前 民族自信心 重新确立 对外开放 中心 西方 人民 列强 过程 道路 
论辅导员“亲和力”构建的重要性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224-,226,共2页李静波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运用"亲和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辅导员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亲和力"重要意义的分析,提出从三个方面加强辅导员"亲和力"建设。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 亲和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 师生关系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 运用 形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