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萍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温克尔曼巴什拉深处诗学理论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阅江学刊》《哲学动态》《外国美学》《浙江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术中的知性及其表象——温克尔曼艺术美学之探
《哲学动态》2016年第12期99-104,共6页高艳萍 
在温克尔曼的艺术思想中,"知性"是一个核心概念,有其特殊的界定范围。他认为,艺术家在模仿过程中须动用知性,方可不堕入一般的"仿造"活动。在他看来,优秀的艺术作品源自知性的天然介入,而非一般的"勤勉";艺术家知性的介入亦使得艺术作...
关键词:知性 模仿 诉诸知性的表象 眼睛 
由“静”至“淡”——温克尔曼道德诗学的显在及潜隐
《阅江学刊》2016年第4期102-110,共9页高艳萍 
温克尔曼在其《美术模仿论》中提出的关于拉奥孔群像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诗学的建构。《古代艺术史》中,温克尔曼部分地放弃了对道德指向的执著而寻求美的原则,却指出静穆的形相是出自审美原则的需要,道德诗学由...
关键词:温克尔曼 静穆 “淡” 拉奥孔 道德诗学 
静穆之下:隐匿的狄奥尼索斯——温克尔曼的《拉奥孔》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5-111,共7页高艳萍 
温克尔曼关于拉奥孔群像的描述,其前后期有所不同。早期强调拉奥孔群像的静穆的特征,后期则强调它的表现性。但两者之中,皆可见温克尔曼关于希腊精神的阐释中隐而未现的狄奥尼索斯之维。早期温克尔曼之所以无视拉奥孔群像的表现性特征,...
关键词:温克尔曼 拉奥孔 狄奥尼索斯 尼采 
温克尔曼的“看”:触觉之介入被引量:4
《浙江学刊》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高艳萍 
温克尔曼观看希腊雕像的经验中携入了触觉的通感。这表现在,因为触觉的介入,温克尔曼的"看"具有特殊的视觉结构;作为其观看对象的视觉表象,呈现出特殊的可触性;在他与其构造的可视之物的关联中,也可见一种特殊的意义生成。
关键词:温克尔曼 凝视 触觉 
寓意:思想之“披”——关于温克尔曼寓意说的一种探析被引量:1
《外国美学》2015年第1期150-164,共15页高艳萍 
本文探讨温克尔曼的绘画寓意理论,尤其从其思想之'披'之论出发,探讨寓意中图像与思想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思想之'披'。本文也探讨温克尔曼的寓意说落实到绘画评论和实践中的情况,尤其涉及历史画如何实现了寓意的运用。
关键词:寓意 图像 思想“披” 历史画 
论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史构造
《外国美学》2014年第1期43-56,共14页高艳萍 
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写作旨在以'体系'探究艺术生成的实相,同时确立古希腊艺术的独特性和崇高地位。他一方面从风格变迁的角度阐述希腊艺术史,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变化的角度来描述艺术的发展变化,而将艺术纳入整体文化之中。前者可视...
关键词:温克尔曼 体系 希腊艺术 历史 
椭圆:美、几何与物质性——论温克尔曼对椭圆的偏爱
《浙江学刊》2014年第3期48-55,共8页高艳萍 
温克尔曼拈出椭圆奉为最美的形式,实际上为希腊艺术之美及美本身觅得一片微妙领域。椭圆既无法还原至理念世界,亦无法还原至几何学概念。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性内涵。同时,温氏视椭圆为美,也跟其感受力中的视触通感相关联。本文亦在圆...
关键词:温克尔曼 椭圆  几何 物质性 
2012年西方文论研究报告
《中外文论》2013年第1期393-403,共11页高艳萍 
卡勒在《当今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 Today)(2011)一文中指出,'文学理论不再仅仅是关于文学性质的理论,而是关于那些与文学最为相关之物的理论书写的集聚'。~①在他看来,新近西方学界关于文学的理论书写呈现了诸种趋态,即伦理学转...
关键词:研究 理论 学界 美学 文论 文学 文学理论 
现代艺术体系:美学史研究被引量:3
《外国美学》2013年第1期201-258,共58页保罗·奥斯卡·克里斯泰勒 高艳萍 
第一部分①献给H.蒂策(Tietze)教授70岁诞辰《历史观念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第12卷,第4期1951年10月,第496-527页一、导言一般认为,18世纪在美学和艺术批评的历史上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诚然,过去两百年间存在过无法...
关键词:美学 理论 美学史 世纪 历史 诞辰 导言 艺术 
不可见之美——温克尔曼美学之管窥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0年第12期88-94,共7页高艳萍 
18世纪西方知识界谈论并研究美,曾弥漫其间的是经验主义和心理学研究;美学家或热衷于趣味研究,或为美感确立心理学的基础等等。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与此潮流疏远,有意无意之间探寻的乃是一种美的形...
关键词:温克尔曼 美学家 心理学研究 18世纪 经验主义 形而上学 知识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