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辉

作品数:20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图书馆更多>>
发文主题:古籍古籍保护教化哲学图书馆阳明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上旬)》《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关东学刊》《国家图书馆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评尹汉超编《海外中国研究中文书目:1978—2018》
《国际汉学》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向辉 
所有希望瞰观40年汉译中国学的发展及其焦点、热点和盲点的人或许都会对尹汉超《海外中国研究中文书目:1978—2018》感兴趣。事实上,《海外中国研究中文书目:1978—2018》的出版得到了中国学研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赞誉。张西平先生...
关键词: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问题研究 中国学研究 中文书目 海外中国研究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读钟锦校订《白雨斋词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2期133-137,共5页向辉 
《白雨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版)是钟锦博士继整理校订陈廷焯《词则》(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之后又一新作,是对陈廷焯词学的著述传承和对其展开词学研究的又一贡献。数百年来,弃医从文者,夥矣;由词人而兼为医者,夥矣。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廷焯 弃医从文 词选 词学研究 钟锦 校订 
爱其子弟之心: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新探
《关东学刊》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向辉 梁竹林 
“爱其子弟之心”是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石和枢纽。朱熹的这一思想既继承了自先秦至南宋初期历代教育家的论述,也带有宋代的时代特色,更有他个人的童年经验、体验和反思。朱子的儿童教育观不是没有儿童的教育思想,而是饱含着童年印象...
关键词:朱熹 儿童教育 爱其子弟之心 儿童观 
我国古籍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辨析及立法建议被引量:7
《国家图书馆学刊》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胡洁 洪琰 向辉 姚迎 
深入剖析古籍“藏用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调研梳理我国古籍工作制度的相关规定和业界实践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四项古籍专门立法建议:一是确立“利用主导、藏用并重”的古籍工作原则,二是根据存藏机构的职责制定差异化古籍保护和开发利...
关键词:古籍保护 古籍开发利用 藏用矛盾 古籍立法 
被铲去的姓名:从书籍循环看《文公先生资治通鉴纲目》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3年第4期53-71,共19页向辉 
《文公先生资治通鉴纲目》是产生于明代初期的一部集注性质的《资治通鉴纲目》读本,由出版人刘剡和建阳县令张光启合作,完成编辑出版。由于张光启在宣德年间赞助出版的《剪灯余话》在明正统年间成为禁书,张氏赞助的其他书籍也不得不做处...
关键词:《文公先生资治通鉴纲目》 赞助人 张光启 书籍循环 
听蛙鸣室春 典守善本闻---评李国庆先生《古籍清话》被引量:1
《古籍保护研究》2022年第1期191-201,共11页向辉 
《古籍清话》是一部古籍研究与讨论论集。该书是李国庆先生四十年古籍职业生涯所见所闻、所知所想的学术成果,是李国庆先生研究古籍版刻工人、藏书家、古籍版本鉴定、古籍整理出版,以及参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亲身经历和学术思考。...
关键词:古籍清话 古籍 保护 研究 
探索蕴含于经典中的教育原理——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述论
《教育史研究》2022年第1期180-191,共12页向辉 刘继青 
建构中国的教育原理需要探索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教育意蕴。——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一书对《中庸》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学理反思,审视了近代以来教育学科存在的道德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辨析了中间阶层与折中合同...
关键词:《中庸》 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史 经典阐释 
北宋道书的编集与《祥符道藏》刊刻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1年第4期47-68,共22页向辉 
"道藏"原为汇集道家书籍藏诸一地的名称,"总而谓之曰经,聚之于室曰藏"(宋夏竦语)。自唐代开始,经以政府为主导,集合多方力量,蒐集道学、道教书籍成为书例,"道藏"就成为集历代道书于一的称谓;同时,随着书籍进入雕版刷印时代,《道藏》又...
关键词:北宋 道书 道藏 《祥符道藏》 书籍史 
社会理论视域中的文本复杂性及其理解问题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69-72,共4页向辉 
社会理论的思考,意味着世界的多重性在某种程度上的再建构,也意味着复杂性的世界有了某种程度的简单化趋向策略,也唯有通过诸如此类的策略社会科学才得以建构起来。在能动性、过程性及系统性处境下的社会实践本身更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 复杂性 多样性 叙事逻辑 
敬道心筌:王阳明教化哲学的“学—教”洞见
《教育史研究》2019年第3期81-92,共12页向辉 
王阳明教化哲学是“敬”的成人之教。“敬”是学的起点,具体而言,则可谓之立志,凡是立志求学的人都希望有一切己的为学起点,即入手处;“敬”基于事,无事则无敬,阳明学所揭橥的“事上磨炼”即本于“必有事焉”,并以之为为学的起点;“敬...
关键词:阳明学 教育史 学—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