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武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旧志宗教义务教育沉浸式教学悲剧命运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方志》《安徽史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求是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实践力培养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12期64-67,共4页穆俊 李建武 张志颖 
河北省教育厅2023—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教改研究与实践项目“应用型背景下历史学专业‘三类四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课题编号:2023GJJG365);2023年度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项目“历史地理学在高中史地学科融合式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课题编号:JCJY2023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随着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越来越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教学竞赛作为展现历史教师...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 教师队伍 教学实践力 
沉浸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6期65-67,共3页穆俊 张志颖 李建武 
2023年度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项目“历史地理学在高中史地学科融合式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JCJY202304);河北省教育厅2023-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教改研究与实践项目“应用型背景下历史学专业‘三类四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2023GJJG365);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一般课题“中学历史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2402069)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力求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并依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与整合,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 核心素养 历史情境 教学中的运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选择与整合 参与探究 以学生为主 
内外制衡:明太祖管理内官的制度设想与政治实践
《求是学刊》2020年第5期161-169,共9页李建武 
河北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优秀青年项目“地方史视野下明代钦差制度研究”(JYQ201904)
鉴于此前历代内官干政造成的危害,明太祖对宫廷内官的功能、作用、活动范围形成了严格管理的初步设想,内外有别是其管理内官的核心思想,内官处内,外官处外。然而出于实际需要,明太祖对内官的任用却大大超出了自己所设定的范围,洪武时期...
关键词:明太祖 宫廷内官 制度设计 运作实践 
诗性生活与精神围城——浅析爱丽丝·门罗《逃离》的生命哲学理论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145-145,共1页杨超 郑光强 宋汶阳 李建武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擅于描写小镇生活,她的书写表面上波澜不惊,却在其浪静风平的文字底下暗涌着强烈的警示寓意,从日常生活中揭示生命的冲突和人性的矛盾。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 逃离 悲剧命运 
论明代镇守内官的设置、地位与作用
《安徽史学》2018年第4期34-42,共9页李建武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钦差内官与明代北直隶地方治理研究"(BJ2017077)的阶段性成果
镇守内官是明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双轨制"中内官体制在地方的集中体现。镇守内官设置范围的普遍性表明其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加以推广,公署及其附属人员表明镇守内官体制的日益稳定及其权势的扩张,敕书、关防、旗牌...
关键词:明代 镇守内官 政治 地方管理 
十年辛苦不寻常——南炳文先生谈《明史》点校本的修订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5期63-70,共8页陈洁 李建武 
"我没有星期天、没有中秋节、没有大年初一",当我们就《明史》点校本的修订采访廊坊师范学院、南开大学教授南炳文先生时,他如是说。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是在清朝修完的,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进行了第一次点...
关键词:修订工作 《明史》 点校本 “二十四史” 学术活动 5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天津旧志中宗教记载的价值与不足被引量:1
《中国地方志》2015年第6期48-53,64,共6页李建武 
地方志是记载地区事务最全面、最重要的资料,天津旧志中就保存了很多宗教的记载,反映了该地区的宗教面貌与沿革变化。但同时,地方志对宗教的记载也存在一定的的缺陷与不足,宗教被文人视为"异端"或"末流",因此,如何记载宗教成为地方志的...
关键词:天津 旧志 宗教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