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

作品数:1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达罗卫夫人》主题电影改编篇名疏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春岁月》《电影文学》《芒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记·纣王本纪》英译中的选词准确性与填充法运用问题探赜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6-89,102,共5页李侠 
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模因论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研究--以《史记》为例”(20JZ050)。
《史记·纣王本纪》中词汇丰富、复杂、表现力极强,叙述中存在大量使用同一汉语词语刻画出不同人物性格特点。词语的褒贬色彩亦较为多样,不仅使用了褒贬色彩分明的词语,亦使用了寓贬义于中性词甚至褒义词后的词语。同时存在相当多的文...
关键词:《史记·纣王本纪》 英译 文化负载词 七窍 填充法 
激发学生高中政治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年第3期72-73,共2页李侠 
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对于政治教育学习通常比较厌倦,这是因为高中政治有比较复杂且庞大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困难。但是必须要说的是,高中政治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且必须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 兴趣 策略 
从《史记》到后世文献:叙事角度下的丝路外来植物引入者探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3期81-87,共7页李娜 李侠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诗意地栖居--唐代关中生态与文学研究(12YJC751039)
沿丝路而来的外来植物,其引入者为谁的问题众说纷纭,目前的研究亦曾对此问题从文献的细致梳理角度做出探究,但细读《史记》《汉书》,从文本叙事角度入手,比对二者及其与后世其他文本的差异,可知其根本原因,在于史书叙写漫长的引入过程...
关键词:《史记》 丝路 外来植物 张骞 
浅谈小说《芳华》英文篇名的电影改编——从《You Touched Me》到《Youth》
《青春岁月》2018年第13期53-53,共1页李侠 
电影《芳华》的英文名从小说中的《You Touched Me》被改编为《Youth》。这种有意为之的转变,巧妙地转化了小说叙述所要呈现的多层主题,凸显了'青春——致你我的青春'这一永恒的历史情怀。
关键词:触摸 青春 情怀 
眠(诗歌十五首)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6X期2-3,共2页李侠 
关键词:大快朵颐 
浅谈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篇名中“Happyness”的叙事功能
《青春岁月》2017年第11期59-59,共1页李侠 
'Happiness'一词在影片《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被误写为'Happyness',通过对影片的细节解读,可知这种拼写错误对于故事场景的铺设以及双重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独特的叙事作用,可谓匠心独具、意蕴深刻。
关键词:Happyness 场景 主题 叙事 
车载往事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4期4-4,共1页李侠 
治疗眼睛出来,研研要求带我俩回家,我说不行,孩子个子虽大,人还小,未成年,不行.小高站在一边也反对,说他哥骑车太猛,晚上在学校里骑个车子,十来圈,几十个减速带,从来不带减速的,他坐在后面,每过一个,就颠一下,屁股都给颠红了,还敢让他...
关键词:父亲 
浅谈霍桑《年轻的布朗先生》中的梦境描写
《青春岁月》2016年第17期18-18,共1页李侠 
小说《年轻的布朗先生》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作品中梦境的描写,不仅营造出故事的神秘性、戏剧性、而且深化了人物与主题。
关键词:梦境 现实 戏剧性 人性  
初识牛背梁——自然生态视阙下的牛背梁之旅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0X期10 12-,共2页李侠 
“人,诗意的栖居——唐代关中生态与文学”(12YJC751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山如其名,初闻"牛背梁"之名,脑海中浮现一"敦厚宽阔状如老牛脊背"的山脉,诸多峰峦环其四周,山连山,山抱山,巍峨雄立。后闻传说为老子骑青牛离秦入楚,来此拜山,登上这座山后,将青牛化为山脊,那凌空高耸、迎风驮云的山梁犹如坚实的牛背,...
关键词:牛背 秦岭羚牛 抱山 山连 阙下 垂直迁徙 小高 天地之间 山水风光 攀爬 
孤独的文学追梦与社会窘境下的文学书写——小说《七角屋》疏离主题的深层透视
《芒种》2015年第10期102-104,共3页李侠 
人诗意的栖居——唐代关中生态与文学12YJC751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用了仅仅5个多月的时间,霍桑就完成了这部他认为最好的作品——《七角屋》。在他看来,这部书“更能体现”自己思想的“个性”,由他写来,“也更适合和自然”。这部小说在霍桑年代也一直被公认为其最佳之作。霍桑在这部作品中多层次...
关键词:疏离 精神困境 孤独 工业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