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佳佳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北宋寒食拉奥孔模仿动作美学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坛》《飞天》《中国书法》《作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意于佳”——思想史视野下的苏轼“尚意”书风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9年第23期200-201,共2页皮佳佳 
在新儒家思想影响下,北宋发展出心为外物赋意、艺术作品是心的直接印记等艺术思想。本文回到思想史生成原境,以苏轼"尚意"书法理论为观察点,从求意、通意、无意等方面考察北宋尚意书风。
关键词:北宋 尚意 苏轼 思想史  
手指可以触天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第8期54-85,共32页皮佳佳 
每一个艰辛求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更加艰辛的母亲,她们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全力以赴,甚至倾家荡产如今,“中年老母”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词语,而在现象背后,是一颗颗孤独焦虑的心,她们能否改变已然如此的命运和已经固化的阶层?她们...
关键词:手指 孩子 
在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学刊》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皮佳佳 
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理论发展和美育实践推进。而对此学说,一直存在很多质疑之声。故对这一学说需要重回当时的中西方历史语境,基于当时的思想背景、话语逻辑、问题意识,了解...
关键词:蔡元培 以美育代宗教 历史语境 
燕文贵考
《中国书画》2019年第2期12-15,共4页皮佳佳 
北宋画家燕文贵,善画山水、人物,并能作界画,烟江叠嶂,楼观飞惊,景物万变,风格自成一家,以独特的“燕家景致”闻名画史。现存世的主要作品有《溪山楼观图》《江山楼观图》等。其中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江山楼观图》被公认为燕...
关键词:日本大阪 美术馆 
《广川画跋》研究现状及其美学思想浅析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17年第6期50-58,共9页皮佳佳 
考察宋代董逌的绘画理论著作《广川画跋》,可总结作者生平以及《广川画跋》的版本和辑录情况,进而可对《广川画跋》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整理《广川画跋》中涉及儒家、道家、佛教的理论,可从三教的角度对其美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董逌 《广川画跋》 美学 思想 
从当下到非当下的艺术审美之机
《文艺争鸣》2017年第3期136-140,共5页皮佳佳 
南宋末年的诗人蒋捷曾写下这样一首词: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关键词:歌楼 听雨 蒋捷 首词 南宋末 人到中年 人生阶段 审美想象 审美意象 时间经验 
庭前谁种芭蕉树(短篇小说)
《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19期6-12,共7页皮佳佳 
新来的小施正在院里扫落叶。欧阳教授在篱笆外就唤起来,莫扫,莫扫。欧阳教授晨练回来,脸还有些红。他背着手走进来,抬头看大枫树,几叶飘零,又到秋天了。他对着阶前的空地发呆,从年初开始,欧阳教授就打算在阶前种一株芭蕉树。当...
关键词:芭蕉 短篇小说 教授 
不与梨花同梦
《作品》2016年第8期73-80,共8页皮佳佳 
惠州也有一处西湖,人们循着柳荫和牌坊的方向,贴着湖水行走,然后在孤山脚下寻找指示牌,"从这里上去就是了,那个朝云墓"。总算到达那小小的坟茔,男人们转两圈,把六如亭上的对联读一遍,旁边走过一个文化人,"这可是苏东坡的红颜知己",...
关键词:梨花 文化人 苏东坡 风景区 
中国书法的时间之美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皮佳佳 
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里提出了著名的诗画之分。他认为画所处理的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并列静态。绘画虽然也可以模仿和表现动作,但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模仿动作。而诗是表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动作。虽然诗也能描绘物体,但...
关键词:中国书法 拉奥孔 画所 模仿动作 天地之心 空间表现 莱辛 雁塔圣教序 心手相忘 寒食帖 
夜色无色
《青年文学》2015年第11期98-103,共6页皮佳佳 
当日光沉沦于黑暗之后,夜的魅影就开始歌唱了。城市,重新换上狂欢浮华的盛装,上映和结束着一幕幕欲望与挣扎的剧情。一群黑色的蝙蝠,在繁华上空掠过。
关键词:夜色 沉沦 浮华 狂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