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美

作品数:12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符号学长篇小说虚构历史题材小说自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下半月)》《江苏社会科学》《现代中文学刊》《当代文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意葱茏的故事 引人入魔的“物哀”——论郭沫若的情感小说与“物哀”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18年第4期59-63,共5页马文美 
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日本专项研究"集体项目"川日文化教育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14jt002)子项目(项目编号:2014rc005)的阶段性成果
"物哀"是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郭沫若久居日本,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的影响很难抹去,尤其是其早期创作的情感小说弥漫着"物哀"的特征。"物哀"的核心思想是:"感知物哀"、"徒然心动",而恋情的刻骨铭心最能体现"物哀"。"物哀...
关键词:郭沫若 情感小说 物哀 
残春梦与肥皂泡——《残春》《肥皂》殊途同归论
《郭沫若学刊》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马文美 
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日本专项研究"集体项目"川日文化教育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14jt002)子项目(项目编号:2014rc005)的阶段性成果
郭沫若和鲁迅的婚恋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残春》和《肥皂》分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细读作品可以发现,尽管小说中的人物特征、故事情节、写作手法存在巨大差别,但其所展现的主题意蕴和内在思想却惊人的一致,...
关键词:郭沫若 鲁迅 《残春》 《肥皂》 
《狂人日记》和《牧羊哀话》叙述模式比较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16年第4期33-39,共7页马文美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郭沫若研究)课题"论郭沫若小说中的情欲书写"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Y2014B01
鲁迅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短篇小说《牧羊哀话》,在作家本人的创作生涯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两种不同的源头。因此,对两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就具有了一种发生学的意义。以叙述...
关键词:《狂人日记》 《牧羊哀话》 叙述模式 
“看”者的新生与“被看”者的灭亡——从叙述学的视角看鲁迅小说《伤逝》与太宰治小说《斜阳》中艺术形象的异同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马文美 
中国现代作家鲁迅与日本现代作家太宰治在文学上联系密切,将鲁迅和太宰治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我们以鲁迅最特别也是歧义最多的短篇小说《伤逝》和作为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的中篇小说《斜阳》为研究对象,以叙述学理...
关键词:鲁迅 《伤逝》 太宰治 《斜阳》 “看” “被看” 
眼睛里的宿命——论《妻妾成群》中的“看”与“被看”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11期149-150,共2页马文美 
苏童小说《妻妾成群》采用的是有限人物叙述角度,以小说核心人物颂莲作为视角人物,她的"看"与"被看"直接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符号学的符号自我理论作为依据,从《妻妾成群》的核心人物颂莲入手,因为"看"作为一种认知行为,具有...
关键词:《妻妾成群》  被看 
《牧羊哀话》隐藏的情感模式被引量:2
《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3期59-63,共5页马文美 
郭沫若的小说《牧羊哀话》,在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开创了白话小说反帝国主义以及域外书写的先河,它自身的故事内涵还存在很多尚待开掘的领域。结合郭沫若其余几篇以情感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对《牧羊哀话》中的关键人...
关键词:禁忌 情感 郭沫若 《牧羊哀话》 情感模式 
从元语言理论考察后现代小说的“解释漩涡”——以托马斯·品钦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为例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司炳月 马文美 
后现代小说的多音复义往往使评论界的解读莫衷一是,其作品的主题包涵了丰富的意旨,往往具有多重性,众声喧哗的解读背后,反映了后现代小说迥异于从前的文本特征和意义建构方式。从符号学的元语言理论出发,考察后现代小说的"解释漩涡",可...
关键词:元语言 解释漩涡 后现代小说 《万有引力之虹》 
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历史、身份、自我——以符号学为工具考察薛忆沩三篇历史题材小说被引量:12
《符号与传媒》2013年第1期81-89,共9页马文美 
本文以符号学中的符号自我理论为工具,以薛忆沩的三个中篇小说《广州暴乱》、《一段被虚构掩盖的家史》和《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个人在历史中的身份与自我。考察发现在历史中个人的身份和自我存在着非常复杂...
关键词:历史 身份 自我 
神灵与生命的礼拜--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从原型到母题的言说
《当代文坛》2012年第4期91-95,共5页马文美 涂鸿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XWD-S050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中的原型意象,是诗人创作的重要载体与集体无意识的呈现,是人类深层欲望最本真的流露。我们在整体上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的原型与其母题进行研究与把握,寻找一种情感历程与艺术表现,在觉醒了的现代意识的观...
关键词:民族诗歌 基本母题 言说方式 
永远的异项——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标出性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69-173,共5页马文美 
本文以文化符号学的"标出性"理论考察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文化特征。先锋小说以主流文学(正项)和大众文学(中项)为背景和参照,主动反抗主流文学的美学规范,作为异项强势标出,自愿走向边缘,从而引来关注和排斥。而由正项、中项和异项组成...
关键词:先锋小说 标出性 异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