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清

作品数:12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解释制定法英美国家立法意图法律解释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法律评论》《人大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制定法解释中的新文本主义被引量:1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36-49,共14页王云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2BFX156)“法律解释中的价值判断研究”
制定法解释中的新文本主义是在回应意图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解释理论,相比倡导显明含义规则的旧文本主义,它坚决反对诉诸立法意图以及援引与之相关的论据。在解释方法上,新文本主义提倡以词典释义作为文义解释的出发点,积极运用解释准则...
关键词:旧文本主义 新文本主义 显明含义 解释准则 
制定法解释中的立法意图 以英美国家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2
《中外法学》2020年第6期1659-1676,共18页王云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法裁量的运作机制与偏差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7CFX054)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文本模糊不清或存在歧义之际,法官应该关注解释是否符合立法意图,这种立场在英美法上一度居于主流地位。“立法意图”是一个相当灵活多变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指代不同的含义。实践和学理对这一概念的讨论,经常涉及意图与目的、...
关键词:制定法解释 立法意图 语义意图 适用意图 
依法裁判的法理意义及其方法论展开被引量:11
《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2期29-39,共11页王云清 陈林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法裁量的运作机制与偏差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7CFX054)的阶段性成果。
法官如何裁判是一个重要的司法哲学议题。形式主义法学认为,依法裁判主要是指法官以逻辑演绎的方式严格依据规则作出裁判。自由法学运动和现实主义法学扩张了对依法裁判命题的理解,但却可能放弃依法裁判。
关键词:依法裁判 现实主义法学 司法哲学 自由法学 逻辑演绎 法理意义 形式主义法学 方法论 
制定法中的目的解释--以英美国家为中心被引量:14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年第1期172-187,共16页王云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法裁量的运作机制与偏差控制研究”(17CFX054)的阶段性成果。
制定法中的目的解释源于普通法上的"制定法的衡平"理念,经由现实主义法学的发展和法律过程学派的接续,得以成为主流解释方法之一。目的解释的证明理由包括忠实代理人模型、语言哲学的证立。就立法目的的推导技术而言,司法者可以参考内...
关键词:立法目的 除弊规则 法律过程学派 
立法背景资料在法律解释中的功能与地位--英美的司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镜鉴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9年第7期38-51,共14页王云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贯彻机制研究”(17VHJ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考察英美法的司法实践,可以发现立法背景资料经历了从不被接受到被接受再到限制适用等阶段。作为一种发生学论据,立法背景资料和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意图解释和目的解释等具体解释方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从立法背景资料中获致可靠...
关键词:立法背景资料 立法后背景资料 法律解释 立法原意 认知启发式 
立法背景资料在法律解释中的功能与地位——英美的司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镜鉴被引量:14
《法学家》2019年第1期72-86,192-193,共16页王云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贯彻机制研究"(17VHJ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考察英美法的司法实践,可以发现立法背景资料经历了从不被接受到被接受再到限制适用等阶段。作为一种发生学论据,立法背景资料和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意图解释和目的解释等具体解释方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从立法背景资料中获致可靠...
关键词:立法背景资料 立法后背景资料 法律解释 立法原意 认知启发式 
制定法解释中的文本论:终结循环?被引量:3
《人大法律评论》2018年第3期245-261,共17页王云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法裁量的运作机制与偏差控制研究”(17CFX054)的阶段性成果
在经历主观意图论和客观目的论解释方法之后,美国制定法解释开始呈现向文本论回归的趋势。文本论坚持法律文本的优先性,并拒绝参考立法史等非文本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美国法院越来越倾向于援引词典、降低对立法史的依赖、减少与意图和...
关键词:制定法解释 解释循环 文本论 目的论 
制定法解释中的想象性重构被引量:1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50-57,共8页王云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60批次面上资助(2016M60049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720171006);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长基金.创新团队"课题"法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法律解释中的想象性重构方法要求法官站在立法者的立场,设想立法者若处在当下会如何回答法律问题。想象性重构解释方法来源于"制定法的衡平"理念,承认法律语言存在模糊性或者可能与当下语境并不契合,并主张司法者站在立法者的角度推断...
关键词:想象性重构 立法意图 制定法的衡平 漏洞填补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法:错误的联姻被引量: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王云清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长基金创新团队课题"法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720171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重新发现马克思的伦理基础的过程中,当代学者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法理论。自然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法学流派,以二元论的观点区分了应然意义上的法律和实然意义上的法律,并建立了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 自然法 法律自然主义 法律实证主义 
原旨主义、活的宪法与复杂状态下的宪法解释被引量:1
《北方法学》2017年第1期27-36,共10页王云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表达权研究"(15AZD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私法规范中的立法目的条款研究"(16YJC820021);厦门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论立法史在法律解释中的功用";中国博士后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
宪法解释应该遵循原初意义还是回应时代需要,是原旨主义和"活的宪法"之争的焦点所在。在对宪法裁判进行批判与维护的过程中,原意解释方法和非原意解释方法都开始走向基础主义。两种解释方法执着于单一的理念,既无法证明自己比对方更为优...
关键词:原旨主义 活的宪法 宪法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