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健华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遗传多态性HLA基因频率补体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杂志》《人类学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维、苗、瑶、壮四个少数民族补体C4的遗传多态现象的检测报告
《人类学学报》1991年第3期222-227,共6页吴锋 张文杰 汪策 程健华 洪涛 吴雄文 赵修竹 磨红玲 朱作金 张明安 黄莲宝 郭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中澳教育合作项目
使用国际第四届补体遗传学会议推荐的方法及薄层激光扫描技术,检测了我国维吾尔族、苗族、瑶族、壮族的补体组分4(C4)的多态性,并与我们以往检测过的汉族的C4多态性一起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C4A座位上,以C4A3频率最高,以下在汉族、...
关键词:补体C4 遗传多态现象 人类遗传学 
中国人HLA-Ⅲ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6
《自然杂志》1990年第9期555-562,623,共9页赵修竹 张文杰 田延武 程健华 翦必希 洪涛 姜晓丹 吴锋 汪策 邓利娟 姚竹 吴雄文 贺冶冰 聂晓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澳教育合作项目
从1983年起,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中澳友谊补体实验室率先对中国人的补体成分(C4A、C4B、Bf、C2)的遗传多态现象进行了探测,确证我国人补体具有自己的遗传背景。《中国人HLA-Ⅲ的遗传多态性》是这方面的一篇综述。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 HLA 基因频率 单倍型 遗传背景 全身性红斑狼疮 体成分 同济医科大学 连锁不平衡 家系调查 
中国人HLA-Ⅲ(C4A、C4B、Bf、C2)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被引量:5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0年第5期359-363,共5页赵修竹 张文杰 田延武 程健华 翦必希 洪涛 聂晓波 姜晓丹 吴锋 汪策 姚竹 贺冶冰 邓利娟 吴雄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澳教育合作项目
C4、Bf、C2均为补体的固有成份,为形成两条途径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关键分子。这三个补体蛋白的基因紧密连锁,定位于人第6染色体短臂(6p21.3)。
关键词:补体 遗传多态性 HLA-Ⅲ 
我国瑶、汉、壮、苗、维五个民族补体成份B因子多态性的调查报告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1989年第3期269-273,共5页翦必希 赵修竹 程健华 洪涛 田廷武 江策 吴雄文 朱作金 张明安 尹经正 黄莲宝 郭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技术对我国瑶、汉、壮、苗、维五个民族人群的补体B因子(Bf)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这五个民族的Bf基因频率均以s型最高,但参差不齐。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瑶0.9071,汉0.8727,壮0.8426,苗0.7667,维0.6...
关键词:补体 B因子 人类遗传学 
我国汉、维、苗、瑶、壮五个民族人群C_2的遗传多态现象被引量:4
《生理科学》1989年第1期55-58,共4页赵修竹 田延武 邓利娟 姜晓丹 程健华 吴雄文 郭炯 尹经正 黄莲宝 朱作金 张明安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及C2敏感性溶血覆盖技术调查了汉、维、苗、瑶、壮5个民族的C2多态现象,他们的C2*C基因频率依次是0.9654,0.9651,0.9500,0.9336及0.9252。其中汉、维、苗的数值与白人甚为相近,瑶族近似于日本人,壮族的数值为...
关键词:C2表型 遗传多态现象 基因频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