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

作品数:20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齐美尔认识论理解范式社会学方法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学评论》《中国图书评论》《关东学刊》《社会研究方法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感性部落到自反性社群:Livehouse中摇滚乐迷的聚散与互动
《关东学刊》2024年第6期94-108,共15页王赟 李哲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理解社会学的基础与机制”(20FSHB012)。
对于摇滚群体及Livehouse这种新现象的既有文化研究往往从其所具有的功能意义或管理学意义入手,忽视了对于相关群体和现象的社会学理解。仅有部分研究从感性社群角度尝试对此进行解释,相关解释却又往往与流行的消费主义研究纠缠在一起...
关键词:感性部落 身份化过程 身体 自反性社群 摇滚乐 
“如何做社会理论研究”圆桌研讨纪要
《学术评论》2024年第2期20-46,共27页孙菲 姜利标 陈涛 迟帅 李钧鹏 刘拥华 孙飞宇 王建民 王赟 张巍卓 郑作彧 
时间:2024年2月25日形式:线上会议主持人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议。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如何开展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理论作为社会学学科延续和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较于成熟的社...
关键词:社会理论研究 会议主持人 社会学学科 早上好 研讨会主题 研究理念 定性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共情与默会:一项常人方法实验被引量:4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197-209,共13页王赟 
韦伯界定的情感型行动中潜在地存在认识悖论:一方面,情感行动被视为理性的冗余;另一方面,情感并非不可理解。对此,借助于围绕歌曲《阿妹》所进行的一项常人方法实验,本文指出,共情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解策略。如同迈克尔·波兰尼所认为的那...
关键词:可理解性 共情 默会 常人方法 
社会圈层与客观化过程:齐美尔的现代相对主义立场
《浙江学刊》2024年第1期35-44,F0002,239,共12页王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理解社会学的基础与机制研究”(20FSHB012)阶段性成果。
齐美尔在今天被同时贴上心理主义者和杂论者这两个相互冲突的标签。本文通过对齐美尔有关数字符号表征、社会圈层、上升的客观化过程等问题的论述指出,齐美尔对心理因素的强调与他对社会形式的强调并不冲突。社会圈层的演变和上升以人...
关键词:社会圈层 客观化过程 相对主义 联系主义 现代性 
历史进程中的后现代性——对米歇尔·马费索利教授的专访被引量:2
《关东学刊》2024年第1期58-69,共12页米歇尔·马费索利 王赟 
现代性之后是什么?社会和社群对立吗?时间有形状吗?公众的就是公开的吗?诸如此类议题往往被自封严肃的社会学界定为“审美的”因而是虚无缥缈的又或是“后现代的”。而公众对这些议题的思考却比社会学家更为热切。为此,受本刊主编之邀,...
关键词:后现代 日常生活 部落主义 想象 
理性与感性的纠缠——基于音乐的韦伯和齐美尔知识社会学比较被引量:3
《音乐研究》2023年第4期126-135,共10页程薇瑾 王赟 
韦伯和齐美尔均对音乐的知识社会学进行过阐述。韦伯试图将音乐的理性化过程与对音乐的合理化过程合二为一,但也因此遭遇到知识社会学上的难题,感性的音乐无法完全被置于理性过程中阐释。齐美尔依托于族群学的模态分析阐述了从主观文化...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 理性化过程 韦伯 齐美尔 
误读与如何提问——韦伯理解方法论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研究方法评论》2023年第1期100-137,共38页王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理解社会学的基础和机制研究”(20FSHB012)的阶段性成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研究的典范,然而误读和质疑也持续不断地出现。本文指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的方法论框架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对诸如情势因果律、理想类型和无中介自明性等概念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情势因果律 理想类型 社会联系 理解 
从贝克到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中的认识论差异被引量:17
《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3期145-153,共9页王赟 程薇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理解社会学的基础和机制研究”(20FSHB012)。
贝克和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往往被看作相似的理论图景,对二者的理论差异分析因此往往被忽视而显得必要。实际上,现代主义者贝克的直观的理论反思建立在混淆风险和外部性的基础上,因此他所提出的四海一家理论实际上是康德和哈贝马斯类...
关键词:风险社会 四海一家社会 双重阐释 信任 复嵌 
文化的悲剧与生命的意义:从社会学的观念差异到齐美尔的生命观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203-216,共14页王赟 王俊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理解社会学的基础和机制研究”(项目号20FSHB012)的阶段性成果。
齐美尔的思想实际上直接联系到他对“社会学”的根本观念界定。一方面,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必须经由经验认识来实现;另一方面,这种经验认识并不意味着对人的最终目的的放弃。因此,他的理论从具体的社会学分析上升到一种关于生命历程的哲学...
关键词:主观文化 客观文化 文化的悲剧 生命观念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历史方法的必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6期135-136,共2页王赟 
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有两种看待科学的方法。一种认为,不管具体对象是什么,都只有一种科学性。另一种则相反,强调这两类科学之间的严格界限。如果科学被认为是对现实世界的分门别类的研究,那么在自然科学和关涉人的科学之间获得一种强烈...
关键词:人的科学 科学的方法 自然科学 分门别类 认识论 必要性 科学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