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毅萍

作品数:7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铁电体扫描隧道显微镜极化热电钛酸锶钡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硅酸盐学报》《压电与声光》《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在Si(111)-(7×7)表面自组织生长二维Ge团簇超晶格被引量:2
《物理学报》2002年第5期1017-1021,共5页闫隆 张永平 彭毅萍 庞世谨 高鸿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6 9770 0 1)资助的课题~~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亚单层Ge在Si(111) (7× 7)表面上的自组织生长 .通过控制Ge的沉积量 ,在Si(111) (7× 7)表面上自组织生长成一种具有六重对称性的二维Ge团簇超晶格 .构成超晶格的Ge团簇均位于 (7× 7)亚...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Si(111)-(7×7)表面 二维Ge团簇超晶格 自组织结构 半导体 外延生长 自组织生长 硅衬底 
Ge在Si(111)7×7表面的选择性吸附被引量:4
《物理学报》2001年第11期2132-2136,共5页闫隆 张永平 彭毅萍 庞世谨 高鸿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69770 0 1)资助的课题~~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室温条件下Ge在Si( 111) 7× 7表面上初期吸附过程 .在Ge所形成团簇中存在一个临界核 .这些Ge团簇的吸附中心总是在三个增原子所围成的区域中 .它们的电子结构具有类似半导体的性质 ,即其局域态密度在...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Si(111)7×7表面 Ge团簇 选择性吸附 费米面 
钛酸锶钡的铁电相变与晶胞体积的关联被引量:15
《物理学报》2000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张磊 钟维烈 彭毅萍 王玉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批准号 :G19980 614 0 4 0 6)
考察了BaμSr1-μTiO3 (BST)的TC 对晶格参数γ的依赖关系 .并对BST的依赖关系与BaTiO3 和SrTiO3 的相应依赖关系进行了比较 .得到了一个观点 :BST的TC 的变化可归因于晶胞体积效应 .还从体积效应的观点对BST相变的弥散性和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铁电性 钛酸锶钡 晶胞体积效应 铁电体 
K(Ta_(0.56)Nb_(0.44))O_3四方铁电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2
《物理学报》2000年第6期1140-1143,共4页彭毅萍 王渊旭 张磊 张沛霖 钟维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 :G19980 6 14 0 4 0 6 )资助的课题&&
在广义梯度近似 (GGA)下利用全电势线性化的缀加平面波法 (FLAPW )的总能量计算 ,确定了K(Ta0 .56Nb0 .4 4)O3固溶体的四方精细结构 ,即B位离子 (Ta和Nb)在铁电相的平衡构型 .结果表明 ,Ta相对于氧八面体沿 [0 0 1]方向有约为 0 0 0 5n...
关键词:KTN 铁电材料 四方铁电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一种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的铁电相变研究被引量:1
《压电与声光》1999年第2期136-139,共4页张磊 彭毅萍 钟维烈 张沛霖 罗豪苏 徐海青 殷之文 
研究了Pb(Mg1/3Nb2/3)O3-PbTiO3晶体的介电、热电和压电性质,温度测量范围为70K~600K。发现它不仅在474K附近有一铁电-顺电相变,而且在180K附近还存在一个铁电-铁电相变。在相变温度区域里...
关键词:压电晶体 相变 热滞效应 电容率 热释电性 
铁电体中介电异常与长程关联的关系
《中国科学(A辑)》1998年第12期1123-1128,共6页张磊 钟维烈 王春雷 彭毅萍 
国家基础研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利用双势阱模型研究了铁电体中介电异常的机制 ,结果表明介电常数源于外场造成的偏离中心离子在多位势中的附加的跳跃 .介电常数可分为两部分 :其一与长程关联无关 ,服从 1 /T律 ;其二由长程关联引起 ,可用关联长度很好地描述 .小尺寸...
关键词:铁电体 多位势 介电异常 长程关联 
高极化钛酸钡陶瓷中的赝热电电流
《硅酸盐学报》1998年第1期64-68,共5页李晓峰 彭毅萍 张沛霖 钟维烈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资助
对铁电陶瓷在其Curie温度以上施加直流电场称为“高极化”.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高极化陶瓷的简化模型,计算了赝热电电流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恒定温度下该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
关键词:铁电陶瓷 高极化 赝热电电流 钛酸钡陶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