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国

作品数:6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喹诺酮类抗生素毒素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渔业科学进展》《色谱》《齐鲁渔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黄海胶州湾海水中蛤毒素特征及变化规律被引量:6
《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第6期69-75,共7页李兆新 郭萌萌 杨守国 吴海燕 辛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2009);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洋赤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ATHB00000000)共同资助
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提取海水中的蛤毒素(Pectenotoxins,PTXs)。从2006年7月28日~8月29日,将含有吸附剂的吸附盘片置于黄海胶州湾取样点(36°12.428′N,120°17.826′E)水面以下3m处,每次放置4d后取出。吸附盘片中的蛤毒素用甲醇洗脱,...
关键词:蛤毒素 海水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胶州湾 
腹泻性贝毒素的特征与检测技术被引量:1
《齐鲁渔业》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李兆新 杨守国 郭萌萌 
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大约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有毒的赤潮藻中的“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在贝类和鱼类的身体里累积,人类误食以后轻则中毒,重则死亡。贝毒素问题是目前贝类食用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贝毒素 检测技术 特征 腹泻 海洋浮游藻 食用安全 赤潮藻 食物链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快速测定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被引量:16
《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97-104,共8页郭萌萌 李兆新 谭志军 翟毓秀 杨守国 姚建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6213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08-ts-01)资助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建立了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SAs)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同时检测技术。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ACQUITY UPLCTM BEH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分离,以甲醇-0.1%乙酸为流...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 水产品 磺胺 药物残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中的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被引量:24
《色谱》2010年第4期363-367,共5页姚建华 谭志军 周德庆 郭萌萌 邢丽红 杨守国 
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07AA09Z43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8BAD94B09)
建立了一种贝类组织中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AZA)贝类毒素主要成分AZA1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本方法采用甲醇-水(80:20,v/v)溶液对贝类组织中AZA1进行提取,并用MAX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PE)柱富集净化,使用AtlantisdC18(15...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贝毒素 原多甲藻酸 贝类产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水养殖环境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被引量:18
《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第2期95-101,共7页杨守国 李兆新 王清印 郭萌萌 谭志军 邢丽红 姚建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621305)资助
建立了一种养殖海水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方法。水样经稀盐酸调pH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检出限分别是2、1和1μg...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海水 
蛤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渔业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131-141,共11页李兆新 郭萌萌 杨守国 邢丽红 谭志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621305)资助
蛤毒素是由有毒甲藻产生的脂溶性毒素,已经确认的同系物有14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贝类中蛤毒素组成特征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蛤毒素的小鼠腹腔注射毒性大于经口毒性。目前,国际上蛤毒素的食用安全限量标准尚不统一。蛤毒素的总量可用生物...
关键词:蛤毒素 甲藻 双壳贝类 分布 安全限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