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仕伟

作品数:15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叶用莴苣生菜种质资源莴苣茎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蔬菜》《园艺学报》《食品科学》《中国蔬菜》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用莴苣新优种质筛选与鉴定
《中国蔬菜》2024年第12期62-71,共10页徐光柳 周懿雯 火国涛 黄俭 贺淑萍 赵彪 黄妍 许恒 火烽 杨涛 罗利军 魏仕伟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22-02-08-00-12-F01110)。
以市场上常见类型的37份叶用莴苣品种(系)为试材,采用露地、单栋大棚和连栋大棚栽培方式,通过对叶片性状、单株质量、类黄酮含量等指标的综合鉴定评价,筛选叶用莴苣新优种质。结果表明:37份叶用莴苣品种(系)聚类为5个类群;露地栽培的叶...
关键词:叶用莴苣 栽培方式 类黄酮 产量 
热胁迫下莴苣资源的多酚含量和耐热性呈正相关
《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第16期5383-5394,共12页杨晓 火国涛 贺淑萍 葛国军 杜莉 杨涛 马天 韩颖颖 魏仕伟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20-02-08-00-08-F01459);上海市科技支撑项目(19391900600);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上海分库)运行服务(NCGRC-2021-21)共同资助。
热胁迫是威胁莴苣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莴苣中的多酚在莴苣响应热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热胁迫下254份莴苣资源的多酚含量与热害指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野生类型中多酚含量最高,结球莴苣中多酚含量最低;莴笋类型的热害指数...
关键词:热胁迫 莴苣 多酚 基因表达 
不同品种生菜的多酚、黄酮差异比较与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24年第13期17-25,共9页余菲 赵晓燕 周昌艳 魏仕伟 鄂恒超 李晓贝 
上海市科技兴农技术创新项目(2022-02-08-00-12-F01110)。
生菜富含多种酚酸、黄酮类化合物,是获取膳食多酚的良好食物来源。本研究对50个不同品种(34种绿色品种和16种红色品种)生菜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
关键词:生菜 多酚 黄酮 抗氧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多元统计分析 
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上海蔬菜》2024年第3期4-10,共7页火国涛 徐光柳 火烽 赵彪 马天 许恒 葛国军 龙萍 魏仕伟 
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沪农科产字(2023)第2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员“助跑”计划(ZP23231);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青科发2023-10)。
为筛选适宜夏季栽培的生菜新品种(系),实现上海及周边地区生菜的周年生产,作者以83份生菜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耐热品种(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色类型生菜热害程度较低,其中罗莎红类型新品系h20k6266的热害指数最低(15.08)...
关键词:生菜 新品种(系) 热害指数 筛选试验 
红光补充UV-A对叶用莴苣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效应被引量:2
《中国蔬菜》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田原源 查凌雁 王座祺 段逸文 魏仕伟 章竞瑾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20-02-08-00-08-F01459,沪农科创字(2022)第4-1号〕;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1N21900400);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YFSY0052)。
叶用莴苣特有的苦味来源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山莴苣苦素和莴苣苦素等。为探究紫外光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作用,以纯红光(180μmol·m^(-2)·s^(-1))为对照,比较了补充UV-A(30μmol·m^(-2)·s^(-1))、UV-...
关键词:叶用莴苣 紫外光 UV-A 山莴苣苦素 莴苣苦素 
红色叶用莴苣新品种‘红珊瑚’被引量:1
《园艺学报》2023年第S02期65-66,共2页火国涛 葛国军 贺淑萍 刘元军 龙萍 刘鸿艳 罗利军 魏仕伟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20-02-08-00-08-F01459);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员“助跑”计划项目(ZP23231)
‘红珊瑚’是以商业种‘Mondai’为母本,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莴苣新品种。其株型半直立,较松散,平均株高35.5 cm,株幅38.1 cm,叶片深红色,叶阔菱形,叶缘波状程度中等,叶裂刻深,中等厚度,早熟。平均单株质量0.31 kg,产量2.6×104 kg·hm^(...
关键词:叶用莴苣 红色 优质 高产 品种 
叶用莴苣新品种‘浩农1号’被引量:2
《园艺学报》2022年第S02期97-98,共2页火国涛 葛国军 贺淑萍 刘鸿艳 龙萍 罗利军 魏仕伟 
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沪农科产字(2022)第2号];上海市科技支撑项目(19391900600)
叶用莴苣新品种‘浩农1号’是以PI 140398为母本,‘理想40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株形半直立,叶质软嫩,叶色深绿,有莴苣清香,富含山莴苣素、山莴苣苦素、类黄酮和多酚,炒熟后不失绿。平均单株质量0.43 kg,产量在3×10^(4)kg·hm^(...
关键词:莴苣 品种 
节水抗旱稻与生菜轮作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2
《中国农技推广》2022年第10期41-42,共2页赵洪阳 徐小艳 火国涛 魏仕伟 刘鸿艳 高欢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推字(2021)第1-4号)。
上海农业生产要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采取高质高效的发展模式。以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品种“八月香”和生菜新品系“沪芊”形成的稻菜轮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育苗、田间管理和采收等环节进行概述,以期为合理地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 生菜 轮作 
叶用莴苣NAC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热胁迫表达分析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19期6265-6276,共12页杜莉 杨晓 徐凯 卫海滨 杨晓 魏仕伟 韩颖颖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20-02-08-00-08-F01459);上海市科技支撑项目(193919006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20XK01)共同资助。
NAC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响应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叶用莴苣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查询鉴定,共有99个LsNAC基因,编码NAC蛋白161个。LsNAC基因在1号到9号染色体上均有分布,2个LsNAC基因...
关键词:NAC 热胁迫 叶用莴苣 表达分析 
SSR和形态标记在叶用莴苣品种鉴定上的应用被引量:6
《分子植物育种》2020年第13期4350-4360,共11页魏仕伟 陈海荣 葛国军 火国涛 倪玺超 刘鸿艳 罗利军 龙萍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海)(NICGR2019-021);上海市种业发展项目(沪农科种字(2016)第1-8号);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8DZ2293700)共同资助。
利用SSR标记和形态学标记对27个叶用莴苣品种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引物对叶用莴苣资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形态学鉴定主要调查了26个主要的指标,主要包括叶片性状和植株性状。...
关键词: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 形态标记 SSR标记 聚类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