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构式汉语NP标记词语义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软式曲棍球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被引量:1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年第22期160-162,共3页王林 李林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软式曲棍球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做归纳总结,对我国软式曲棍球发展的现状做了描述,分析了我国软式曲棍球发展的现实困境: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欠佳;赛事开展不足,品牌辨识度低;人才培训薄弱,...
关键词:球类运动 软式曲棍球 现实困境 发展路径 
汉语中尝试性的将行体动作构式“VV+NP+去”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13-118,共6页李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SKPG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YY103)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构式"VV+NP+去"是一种对"去+VV+NP"的主要趋向性动作的强调形式,NP的选择和V的选择相互匹配。用"VV+NP+去"构式来表述某事件对象体现出动态性、不完整性、主观期待性、尝试性、未然性、可控性的语义特征。言语交际中的"...
关键词:“VV+NP+去” 尝试性 将行体 主观期待性 未然性 可控性 
汉语中表可能性的动作表达构式“NP+VP+得+出来”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30-34,共5页李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词语修辞造词的理据及其历史源流研究(12BYY1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字游戏研究(SKPG2012)
汉语中"NP+VP+得+出来"是表可能性的动作表达构式,谓语动词的选择与补语"出来"相匹配,多数单音节动词和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充当谓语动词,VP常为动作动词或心理动词,且VP所表示的动作指向是由内而外。构式中的NP具有可选择性,NP可为施事...
关键词:“NP+VP+得+出来冶 可能性 趋向补语 主观意愿 
论鄂西利川方言重叠式词语的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75-79,共5页李林 孙萌 杨伟苹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字游戏研究"(SKPG2012)
利川方言重叠式词语的构成形式多样而且语体色彩也很丰富。这些重叠式词语系体现了意义的一致性或相关性,在指向名物、动作行为、数量范围、性质状态本身的基础上还凸显其语义的深度,有强调意味。在重叠形式的基础上,词的语素的性质限...
关键词:利川方言 重叠式 色彩意义 语法意义 量性特征 
汉语中表隐性否定的祈使性构式“NP+少+X”被引量:1
《新余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91-97,共7页李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词语修辞造词的理据及其历史源流研究"(12BYY1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字游戏研究"(SKPG2012)
根据否定表达结构中否定标记的明显性程度,我们将否定性质的标记词分为:显性否定标记词和隐性否定标记词,显性否定标记词包括"不""否""没"等,典型的隐性否定标记词如"少""差点"等。"NP+少+X"中"少"的词性为副词,表"别、不要",在句中修...
关键词:隐性否定标记 “少” 祈使性 否定辖域 否定焦点 
古疑、影、喻母字在鄂西利川方言中的今读音研究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99-106,共8页李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SKPG2012)
疑母、影母、喻母字在利川方言中的读音与古汉语和普通话相比较而言,呈现出复杂的地域性特征。利川方言中疑母字有[]、[z]、[l]、[]等四个声母;影母字有[]、[]两个声母;喻母字有[]、[h]、[x]、[ts]、[z]、[]六个声母。疑...
关键词:利川方言 疑母 影母 喻母 地域性特征 语音演变 
从构成形式、句法功能和韵律特征探析鄂西利川方言重叠式词语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02-107,共6页李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字游戏研究"(项目编号:SKPG2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利川方言重叠式词语的构成形式多样,包括AA式和AABB式两种完全重叠式,AAB式、ABB式、ABA式、AABC式、ABBC式、ABAB式、ABAC式、ABCB式、ABCC式九种不完全重叠式。从句法功能角度看,重叠式名词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或定语;重叠的动词...
关键词:利川方言 重叠式 构成形式 句法功能 韵律特征 
鄂西利川方言表程度的构式——以“-X不过/得很、稀奇、要死/糟了/死了”为例被引量:4
《龙岩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34-41,共8页李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词语修辞造词的理据及其历史源流研究"(12BYY1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字游戏研究"(SKPG2012)
鄂西利川方言中"X不过/得很/得稀奇/得要死/糟了/死了"构式为表事物在某阶段呈现事物动作、性状特征或施为频率的"程度构式",在表评议性、感叹性的语气中具有强调作用。这种构式中的X可由动作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和感受类形容词、性状类...
关键词:鄂西利川 程度构式 语义依存关系 描写角色 当事关系 程度标记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双向性交流被引量:1
《昭通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2-17,共6页李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字游戏研究"(SKPG2012)
语言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现状很复杂,其官方语言种类丰富,且所属语言支系颇广。"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对语言的选择突显多样性,各国语言与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体现为...
关键词:“一带一路” 语言与文化 双向性 文化自信 语言人才 文明之路 
鄂西利川方言表可能性的“得”字结构疑问小句研究被引量:3
《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李林 
利川方言的"得"除了能作动词表"获得""完成""有"义,还表可能义,有四种用法:作前置型助动词,动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表可能性的"得"字结构疑问句句式有:得V/A不、V得(A)不、V_1得V_2不、得不得V/A、V得V不得、V不V得、V_1得V_1不得V_2...
关键词:利川方言 可能性 “得”字结构 疑问小句 句法 话语标记 认知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