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学芳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命伦理学生命文化生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白学刊》《自然辩证法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境哲学视阈中环境科学的性质及发展特征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第7期123-128,共6页迟学芳 郑舒哲 叶平 
环境科学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学科群,其性质体现在"应用科学论"、"交叉整合论"、"社会建构论"和"新范式革命论",其新意不仅在于"它应用整体观和系统论",也不仅在于"对旧有学科研究范式的同化、综合从而产生新质的过程",而且还在于新范式中...
关键词:环境科学 环境哲学 环境伦理学 体系结构 跨范式 
科学创造性的野性思维艺术探释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9期118-123,共6页迟学芳 佟子林 叶平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专项基金资助项目(CJGC2015-G-Z-HLJ01)
为了提高科学工作者创造性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需要讨论历史上科学创造性的野性思维艺术并展现跨学科文化诠释的样例。为此,选取并揭示科学发现在早期依赖的数学与图形载体相结合的野性思维艺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若干命题中的野性思...
关键词: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 “驯化”思维 野性思维艺术 科学创造性 
生命文化视域中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被引量:6
《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109-115,共7页迟学芳 佟子林 
创建以我国传统生命文化为特征的内在生命伦理学,而不局限于应对生命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外在生命伦理学,需要借鉴中外生命伦理思想传统,并重新定位研究方式。本文倡导的逻辑基于四个维度:自然生命实体系统、生命文化系统、中国优秀传统...
关键词:生命文化 生命伦理学 生命科学技术 
新环保法的生态伦理问题:时代特征、系统关联性与伦理自觉的限度被引量: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8,共18页迟学芳 叶平 
新环保法是针对我国环保总体发展形势制定的"维护生命底线"并发挥"拨乱反正"作用的环保根本大法。其时代特征既体现在"是开创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大政治举措",也体现在适应世界发展的生态时代,推进生态文明的"中国范式"并使生态文明...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系统关联性 伦理自觉 
“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诠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63-68,共6页迟学芳 唐兵 
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和尺度来考察,"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即尊重人,尊重其他生命,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内在地包含着使人克制对自然的贪欲,转变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生态伦理 
德育方法探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94-96,99,共4页迟学芳 丁俊娜 李翠红 
德育方法的正确实施,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综合教育法、精讲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并实现促进学生知...
关键词:德育 德育目标 综合教育 人本教育 
哲学教学视域中时政环节的价值追寻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年第3期108-109,共2页迟学芳 
关键词:哲学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 时政 创新能力 教学环节 唯物辩证法 辩证思维方式 普遍联系 哲学教师 
略论古代埃及书吏的德育教育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81-83,共3页丁俊娜 万小坡 迟学芳 
书吏是古代埃及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一个阶层。培养书吏的教师们通过让学生抄录教谕文献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其中涉及到谦虚、忍耐、敬神忠君、公正和不贪婪等传统道德以及对长者、对上级、对弱者和其他人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
关键词:古代埃及德育 书吏 教谕文献 道德 
从“以人为本”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人学解读被引量:2
《长白学刊》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关英菊 迟学芳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形式和终极归宿。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已经蕴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人自身 
论时政环节在“两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96-98,共3页迟学芳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政策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04-011)
“两课”教学中的时政环节为“两课”教学走出困境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它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导入新课,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活跃“两课”课堂气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
关键词:时政环节 辩证思维 价值取向 人本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