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暖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汪曾祺诗歌生态美学意象比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广角》《当代文坛》《文艺评论》《北方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汪曾祺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林超然 林日暖 
2024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课题“文化自信视野下汪曾祺文学中国精神研究”(编号:24ZWF001);玉林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作家经验与作品展现--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书写传统研究”(编号:G2022SK13)、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写作能力作为高校文科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3xjjg06)研究成果
在中国当代作家之中,汪曾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数量首屈一指。他推崇文学创作的中国经验,重视当代文学的传统继承,突出祖国语言的诗化属性,始终恪守“要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观念、“我追求的是和谐”的创作信条,一生都在践行“...
关键词:汪曾祺 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 教学范本 珍贵价值 
九叶诗派的知性美学谫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1-91,共11页林日暖 
九叶诗派的知性品格,来自诗人们知识阶层文化出身、中西诗歌哺育经历和特殊时代现实激发的合力完成。九叶诗歌具有鲜明的时空意识、思辨性和多向度特质,对戏剧化结构与隐喻性结构的探索,连同“思想知觉化”的语言倾向都令人过目难忘。...
关键词:九叶诗派 知性 现代主义 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现代接受——以蔷薇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69-76,共8页林日暖 高方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玉林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与诗性品格”(编号:G2022SK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统诗歌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拥有着恒久生命力,“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思维惯性赋予了与时序密切相关的草木意象别样的表现力。自东晋《问来使》至南北朝时期蔷薇频繁入诗,唐宋时期成为诗歌常见题材。进入现代,白话文学兴起,诗...
关键词:诗歌意象 蔷薇意象 比兴 
论李琦城市诗歌中的哈尔滨记忆
《艺术广角》2021年第4期121-126,共6页林日暖 罗振亚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寒地黑土文学生态与龙江精神呈现研究”(19ZWD213)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李琦说:"世界这么大,可只有哈尔滨,是我命里的城市。"[1]李琦出生于哈尔滨,在这座城市度过了漫长的年岁,哈尔滨的城市记忆时时流淌在她的诗句中。从祖辈、父辈到李琦自己,她的家史与哈尔滨的城史几乎同步,有关这座城...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 城市诗歌 城市记忆 李琦 哈尔滨 
试论汪曾祺与九叶诗人的文学关联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0年第6期151-156,共6页林日暖 
汪曾祺与九叶诗人交游密切,他们的文学创作在1940年代初期近乎同时起飞,彼时两者的文体选择、主题提炼、意象营造、结构搭建、语言风格等都有极大的重叠。他们都直接受到"五四"文学的哺育,兼受中国传统和西方经验的双重影响,相近的人文...
关键词:汪曾祺 九叶诗人 交游考察 风格比较 文化传承 
李琦诗歌生态美学谫论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20年第4期94-102,共9页林日暖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寒地黑土文学生态与龙江精神呈现研究”(19ZWD213)。
作为一位感受机敏、禀赋卓越、哲思深邃的当代诗人,李琦对大自然深怀感恩之心,推崇人与自然相互陪伴的和谐关系,坚信进步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有力推动。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倾向和人文生态滑向"崇高"背面的严峻现实,李琦以诗歌为号...
关键词:李琦 诗歌 生态美学 
论《生死场》的譬喻美学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林日暖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寒地黑土文学生态与龙江精神呈现研究”(编号:19ZWD213)成果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完成于1934年9月,1935年12月作为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种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发行,小说面世后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
关键词:《生死场》 美学 譬喻 1934年 出版发行 萧红 鲁迅 小说 
从《草房子》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
《文艺评论》2017年第11期46-49,共4页林日暖 
成长小说有时亦称启蒙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中较为重要也相对常见的一个类型。它起始于18世纪末期的德国,命名源于欧洲的“教育小说”,在欧洲这类小说往往是在空间、时间的转换中描绘主人公人格的完善过程。中国学者目前对于“成长小...
关键词:成长小说 小说叙事 《草房子》 曹文轩 启蒙小说 近代文学 18世纪 教育小说 
破阵子
《小说林》2017年第6期62-70,共9页林日暖 
一高三没有序曲。唐希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学校今年竟然没被作为高考的考场,也没想到6月7号还要上课。更没想到的是,这一天,语文老师悠悠地走进教室,第一句话就是:"从今天起,你们就高三了。"唐希和同桌宋植不约而同地望向教室的门口,他...
关键词:唐希 破阵子 文科班 文老师 语文书 这张 班旗 这一天 高考 操场 
碧空彩翼赤子心——读王芳长篇小说《小飞龙》
《文艺评论》2017年第3期95-96,共2页林日暖 
童心如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用自己富于形象性、趣味性、故事性、教育性的作品积极地引导童年是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而王芳乐于担当这样的使命。她的作品《小飞龙》温暖而灵动,关乎区域的生态建设,关乎儿童的精神成长史。湛蓝的天空,...
关键词:儿童文学作家 小说风格 王芳 展翅翱翔 成长史 生态建设 纷纷扰扰 小杜鹃 人物形象 五彩斑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