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

作品数:22被引量:10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优化设计遗传算法可调机构挤压机热障涂层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机械》《机械设计》《现代机械》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动肌腱实现力伺控制系统被引量:2
《机床与液压》2003年第4期263-264,共2页张国兴 王旭永 周洪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气动力控制系统 ,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气动执行元件—气动肌腱 。
关键词:气动肌腱 气动力控制系统 气动执行元件 伺服系统 控制方法 
可调节型函数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被引量:11
《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第11期965-967,共3页邹慧君 周洪 李瑞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9875 0 5 8)
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型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方法。通过改变机架杆杆长来实现可调机构运动参数的调节。在可调机构生成不同的函数时都存在驱动曲柄与不含乱支缺陷的前提下使得函数生成机构的最大结构误差达到最小。在建立了机构优化...
关键词:函数生成机构 可调机构 连续轨迹 优化综合 遗传算法 机构综合 
可调节型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被引量:10
《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第10期884-887,共4页邹慧君 周洪 李瑞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9875 0 5 8)
提出一种可调节型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方法。在确定了可调节型双曲柄机构轨迹柔性的基础上 ,基于从动杆杆长结构误差建立机构的优化综合模型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综合结果。从动杆杆长结构误差不仅计算便利 ,且能有效反映出实...
关键词:可调机构 连续轨迹 优化综合 遗传算法 
运动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128-132,共5页邹慧君 周洪 
提出了一种在运动生成机构不产生乱支与乱序缺陷 ,并具有整周转动的连架驱动构件的前提下使得机构的传力特性达到最优 .在建立了运动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模型后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寻求全局最优解 .
关键词:优化综合 遗传算法 连动生成机构 传力特性 全局最优解 乱支缺陷 乱序缺陷 
可调节型曲柄摇杆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被引量:14
《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第11期19-22,共4页周洪 邹慧君 
提出了利用机架杆方向结构误差优化综合可调节型曲柄摇杆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方法。在确定了可调节型曲柄摇杆机构的轨迹柔性的基础上,基于机架杆方向结构误差建立机构的优化综合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综合结果。机架杆方向结构误...
关键词:可调机构 连续轨迹 优化综合 遗传算法 机构综合 
基于机架杆方向结构误差优化综合曲柄摇杆连续轨迹生成机构被引量:12
《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第5期42-45,共4页周洪 邹慧君 
提出了利用机架杆方向结构误差优化综合曲柄摇杆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方法。基于该结构误差建立了优化综合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机架杆方向结构误差不仅计算便利,且能有效反映出实际生成的轨迹曲线与理想轨迹曲线间的差...
关键词:连杆曲线 结构误差 优化综合 遗传算法 轨迹生成 
基于机架杆位置结构误差设计曲柄滑块连续轨迹机构被引量:4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年第1期24-25,35,共3页邹慧君 周洪 
本文首先提出机架杆位置结构误差的概念 ,然后基于该结构误差建立优化综合模型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综合结果。机架杆位置结构误差不仅计算便利 ,且能有效反映出实际生成的轨迹曲线与预期的理想轨迹曲线间的差异 ,避免了在两轨迹曲线...
关键词:连续轨迹 结构误差 曲柄滑块机构 设计 
双曲柄连续轨迹生成机构的优化综合被引量:1
《机械设计与研究》1999年第4期39-41,共3页周洪 邹慧君 
本文首先提出从动杆杆长结构误差的概念,然后基于该结构误差建立优化综合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获取综合结果。从前杆杆长结构误差不仅计算便利,且能有效反映出实际生成的轨迹曲线与预期的理想轨迹曲线间的差异,避免了在两轨迹曲线...
关键词:连续轨迹 结构误差 优化综合 遗传算法 机构综合 
混合输入型五杆轨迹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被引量:4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第7期865-869,共5页周洪 邹慧君 王石刚 
混合输入型机构有两种类型的输入,一种由实时不可调速(RealTimeNon-Adjustable,RTNA)马达供给;另一种由实时可调速马达(RTA马达)供给.RTNA马达提供主要的动力,RTA马达则起运动调节作用....
关键词:轨迹 优化设计 混合输入型机构 五杆机构 
角质形成细胞与皮肤免疫被引量:2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年第3期202-204,共3页周洪 郑泽铣 
角质形成细胞是人体表皮中的主要细胞成分,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其意义远远超出它作为将人体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隔离开的物理屏障。皮肤还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皮肤中存在着诸多可介导局部免疫应答的因素,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
关键词:皮肤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