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波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术新中国美术创作艺术全国美展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评论》《画界》《美术观察》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谱系中的《烈焰青春》
《画界》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屈波 
从谱系梳理历史,以历史观照现实。在全国美展雕塑作品金奖空缺30年后,《烈焰青春》斩获金奖,其优秀是无疑的。与30年前的金奖作品《鉴湖三杰》相比,两者的创作语境极为相同又路径分殊: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在时代大潮中产生;其路径则有...
关键词:创作语境 雕塑作品 时代大潮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 观照现实 螺旋式 谱系 
走向“一般观众”的新兴木刻风格建构——以胡一川抗战时期的实践为例被引量:1
《美术》2022年第8期82-90,共9页屈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抗战艺术史(多卷本)”(项目编号:20ZD051)子课题“中国抗战艺术风格史”阶段性成果。
新兴木刻的风格建构与创作者、观者均有关系。新兴木刻以公开展览的方式走向“一般观众”,他们在接受木刻的同时也对木刻风格提出质疑,创作者因应现实情境,在古今中外的艺术资源中进行选择,调整风格,以此形成和观众的共享关系。胡一川...
关键词:新兴木刻 胡一川 艺术风格 抗战艺术 观众 
普及性、专业性与商业性:新中国美术出版的价值诉求
《美术观察》2021年第11期22-24,共3页屈波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的观念谱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YJA760047。
作为形塑新中国美术形态和格局最重要因素之一的美术出版,以普及性、专业性和商业性为价值诉求,三者中,普及性是起点,专业性为标杆,商业性则隐而不彰。新中国美术出版以普及性促成美术文化的除旧布新,以专业性促进美术史论研究与当代美...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出版 价值诉求 普及性 专业性 商业性 
流变的愚公形象:以徐悲鸿、伊文思、杨福东的作品为例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5期149-160,共12页屈波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的观念谱系研究”[编号:19YJA760047]阶段性成果。
1910年,《图画日报》第226期发表的“一笔画”系列之廿八——《山》,页右是古今关于山的解释与描述的汇编,页左配图是《愚公移山》。(图1)画中一左手持杖、身着长袍的老人为愚公,以右手指远方,扭头做说话状,似与画外的智叟争辩。报纸以...
关键词:《愚公移山》 《图画日报》 一笔画 左手持 右手指 伊文思 丰子恺 徐悲鸿 
书卷、白衣与口罩:新中国医护题材美术创作的象征符号研究被引量:1
《美术》2020年第10期104-108,共5页屈波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的观念谱系研究”(编号:19YJA76004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医学的典型之作,对其中的书卷、白衣、口罩等象征符号进行分析,从象征图像变迁的角度阐明医护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医学精神,进而指出,中国当代美术家、医护工作者共同构建起了具有时代...
关键词:白衣 口罩 象征符号 医学精神 
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视域中的“美术革命”
《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89-96,157,158,共10页屈波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四川美术学院专业建设史研究”(项目编号:173099);2018年度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观念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8YB01)阶段性成果。
吕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针对美术教育的弊端而发,二人提出了改进美术教育的方案并各自进行了短期实践。百年来的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模式几经变迁,这一从创立体系到反思体系再到重构体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对“美术革命”...
关键词:“美术革命” 吕澂 陈独秀 西洋美术 国画 蒋兆和 
新中国主流美术谱系——以全国美展美术门类的变迁为中心
《美术》2019年第11期98-101,97,共5页屈波 
全国美展是新中国主流美术最重要的展示平台之一.在新中国的全国美展体系中,美术门类的设置几经变迁,各门类的存续、变化、退出和新增,反映了主流美术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新中国主流美术的发展嬗变与全国美展美术门类的兴衰更替同步.主...
关键词:新中国主流美术 全国美展 美术门类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图像生产与传播被引量:3
《美术》2019年第9期102-106,共5页屈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1949-1989)”阶段性成果,编号16BF087
作为国家级专业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海量复制了诸多社内外画家的高品质作品,还组织社内画家进行高水平创作。其批量化的图像生产使美术与民众接触最大化,既普及美术承载的观念,又普及了美术本身。在国土幅员...
关键词: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术普及 图像生产与复制 
“路”作为母题:“十七年”时期西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现代化叙事被引量:2
《艺术探索》2018年第4期6-14,共9页屈波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认同与民族想象--新中国西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研究"(10YJA760022)
在"十七年"时期关于西部民族地区题材的美术创作中,"路"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美术家围绕着路进行巧思妙作并精心设计作品的标题,以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部民族地区的崭新气象。将众多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关于路的图像...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 西部民族地区 美术  母题 
中国当代美术的祛魅:当大众走近美术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114-119,共6页屈波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新中国美术中层批评研究”(项目编号:SC15B075)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的美术家和公开展览的组织者都积极地策划展览,发现、扩展美术与社会对接的空间,以达到通过展览将作品公之于大众并亲近于大众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大众走近了美术,他们与美术亲密接触成为美术公众,美术被持续祛魅,大众...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术 公开展览 大众 视角 祛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