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作品数:19被引量: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涂尔干伦理人格自我洛克现代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法制与社会(旬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我的封闭与敞开——休谟论同情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210-220,共11页王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19世纪英国政治社会学与社会治理研究”(项目号18BSH002)的阶段性成果。
休谟在其《人性论》和《道德原则研究》中,对现代人的自我与社会之关系有极其精妙深入的讨论,也内在蕴含着18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的历史情境。本文尝试聚焦于休谟的同情概念来展开讨论,揭示现代社会充满想象的自爱之人,如何只有通过“虚...
关键词:自我 同情 道德感 人道 
心态与共同体:试析巴特菲尔德的农村改革思想被引量: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1-144,共14页陈烨广 王楠 侯俊丹 
中国政法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0811201181)。
作为美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和19世纪末“乡村生活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巴特菲尔德的农村改革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具有一定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师从其攻读博士学位的杨开道。巴特菲尔德将改造农民封闭的“个体主义”心态作为解决乡...
关键词:巴特菲尔德 杨开道 农村社会学 乡村生活运动 
网络媒体时代司法裁判的公众认同——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进路被引量:1
《经贸法律评论》2023年第4期1-24,共24页舒国滢 王楠 
在传统思维架构下,信息不对称被归结为公众认知与司法裁判产生“鸿沟”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对法官量刑判断与公众在“简洁”信息下的认知,法官量刑判断与公众在“等量”信息背景下的认知,以及公众在“简洁”与“详实”信息认知的三组实...
关键词:信息加工 法官量刑 公众认知 司法信任度 
探求伦理人格与生活之道的社会学——论韦伯后期思想的发展方向被引量:3
《社会学评论》2021年第3期219-240,共22页王楠 
韦伯思想的核心主题、整体性及其晚期著述的意图问题,一直为社会学和韦伯学界极为关注。本文尝试从伦理人格和生活之道的角度入手,讨论韦伯思想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到《经济与社会》及《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发展。在笔者看来...
关键词:伦理人格 生活之道 卡理斯玛 正当秩序 
自然法与宽容:洛克的信仰立场及其现代性意义
《学海》2020年第5期172-178,共7页王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19世纪英国政治社会学与社会治理研究”(项目号:18BSH002)的阶段性成果。
洛克的自然法思想的完整性始终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关键在于洛克自然法背后的神圣世界观基础。本文试图从洛克自然法学说的信仰前提入手,来讨论洛克是如何将欧洲信仰传统与自己的神圣自然观调和起来,并以此作为自然法学说的基础。本...
关键词:洛克 自然法 道德 宽容 
颠覆与虚无:莎剧《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中的主观性困境被引量:8
《社会》2020年第1期124-163,共40页王楠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本文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麦克白》与《哈姆莱特》两剧主人公的性格,从主观性的角度入手,尝试分析麦克白与哈姆莱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缺陷如何造成其悲剧命运,并进一步揭示莎士比亚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现代性意义。麦克白...
关键词:莎士比亚 悲剧 想象 虚无 主观抽象性 
美国社会科学的传统与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0期132-133,共2页王楠 
虽说科学是西方现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而美国的自然科学范式,早已在学术界一统江湖,但社会科学的情况却没有这么简单。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这些学科虽然并非源出美国,但在今日的美国大学中,也早已建立起了稳固的地位和研究范式。西方...
关键词:西方现代文明 西方社会科学 美国大学 经济学 一统江湖 政治学 社会学 研究范式 
价值理想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斯·韦伯的伦理教育被引量:9
《社会》2018年第6期155-179,共25页王楠 
在我们这个似乎已实现了"价值自由"的时代,马克斯·韦伯很少被人视为一位伦理教育者。本文尝试从韦伯身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出发,以其关于学术与政治之伦理意义的论述为重点,结合其书信和传记,来揭示韦伯思想中之伦理教育的面向。面对威...
关键词:价值理想 伦理人格 自我清明 责任伦理 
涂尔干的《自杀论》与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被引量:3
《学海》2018年第2期66-68,共3页王楠 
2017年11月18日"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以下几篇文章来自研讨会发言。杨善华从涂尔干的处事风格、社会责任、学术执着的角度,讨论涂尔干的为人与为学品质。苏国勋突出了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性质及其道...
关键词:涂尔干 心智 日本佛教徒 
涂尔干的社会道徳事实:重建人心秩序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3期129-130,共2页王楠 
涂尔干在其原始宗教的研究中表达了以下观念:社会的生成、稳定与变化,反映了集体生活的道德状态。从集体欢腾中产生的神圣性及集体理想,外化为凌驾于个体成员的权威与纪律、信仰与仪轨。对集体理想的依恋和对外在权威的服从,是健康人性...
关键词:涂尔干 集体生活 个体成员 神圣性 集体欢腾 原始宗教 健康人性 外在权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