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学生发展与事务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互联网辅导员就业一体化创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消费导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技创新导报》《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推动机制和服务体系——以渤海大学为研究个案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4-45,91,共3页于玲 杜亚刚 
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BSZ020)
把高校就业工作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促进就业工作的新视角。为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经过几年的实践,渤海大学逐步建立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就业推动机制,建立了以"四个工程"...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 推动机制 服务体系 
“互联网+”时代教师教育实验区统筹合作机制的构建——以渤海大学教师教育探索为例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06-109,共4页于玲 杜亚刚 
2015年度辽宁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研究课题"发挥网络集成优势;健全实验区统筹合作机制"的阶段成果
渤海大学教师教育实验区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探索教师教育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时代赋予教师教育以新的契机,高校应借助网络的信息集成优势、人才集成优势和功能集成优势,进一步完善实验区统筹合作机制,进而推动教师教育的...
关键词:教师教育 网络集成优势 统筹合作机制 
“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涯-就业-创业”一体化辅导模式探新被引量:4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08-110,120,共4页于玲 
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5BSZ02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机遇。融入了互联网思维的"生涯—就业—创业"一体化辅导模式,尊重学生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符合时代及现实需求,符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 “生涯—就业—创业”一体化 辅导模式 
理科师范生自主社会实践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2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于玲 
相对于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个体找寻和自主实践为方式的大学生自主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五个特征——与专业相关度高,重视学习能力;实践内容较为狭窄,主动创新意识欠缺;重视脑力活动,轻视体力活动;个体性强,协作性差;注重金钱回报,欠...
关键词:理科师范生 自主社会实践 现状 对策 
开启倾诉之门,倾听心的呼唤——大学辅导员的倾听世界
《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4期206-206,共1页于玲 
作为大学管理者的辅导员,倾听是一种重要能力。需要将教师视角转变为学生视角,主动营造倾谈氛围,倾听学生的感受、见解、思想,倾听学生的成长以及心理困惑。
关键词:辅导员 倾诉 倾听 关怀 
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心理的案例分析
《消费导刊》2008年第10期184-184,共1页于玲 
通过对三例较为典型的大学生抑郁案例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诱发大学生抑郁的常见的消极认知因素,以期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消极应对 抑郁 案例分析 认知 
谈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中的作用被引量:4
《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第4期111-112,共2页于玲 
阐述了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并认真研究剖析其成因,结合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辅导员 和谐 师生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