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芳

作品数:22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力扬小说生态女性主义男权社会他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海外英语》《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鲍尔斯小说《快乐基因》中的后人类状况解读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王阿芳 高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X一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作品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15BWW037)。
被誉为后品钦时代代言人的美国后现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大量科学知识、探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他试图通过小说来探究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其2009年出版的基因小说《快乐基因》描述了在网络资讯、基因工程、科学技术快速...
关键词:理查德·鲍尔斯 《快乐基因》 人类信息化 基因增强 后人类状况 
生态伦理学视角下的《快乐基因》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9期51-54,共4页王阿芳 倪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X一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作品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15BWW037)。
《快乐基因》将科学与文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理查德·鲍尔斯著名的信息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关于幸福秘密的故事。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小说中体现的人类生态,探讨了过度的人类活动,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滥用,...
关键词:理查德·鲍尔斯 快乐基因 生态伦理 
结构主义视角下《小小小小的火》的二元对立现象分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13期62-66,共5页刘若莲 王阿芳 
《小小小小的火》是当代华裔作家伍绮诗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理查德森一家和米娅母女的生活为主要内容,描述了家庭教育、生命与尊严、传统与反叛等社会问题。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原则为文学文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应用二元对...
关键词:二元对立 人物塑造 主题 现实意义 
《鱼鹰湖》中后现代主义种类杂糅的叙事文本——政治与艺术构为一体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2期117-125,147-148,共11页王阿芳 陈世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X一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作品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5BWW03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后现代文学伦理学的中外平行对比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XNL017)
美国后现代左翼作家多克特罗的小说《鱼鹰湖》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种类杂糅的叙事文本。作为艺术家成长小说,《鱼鹰湖》描写了一个穷孩子幻想拥有另外的富有父母,并最终成为超级资本主义企业的继承人;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小说,《鱼鹰湖》揭示...
关键词:多克特罗 《鱼鹰湖》 艺术家成长小说 无产阶级教育小说 政治小说 
《圆屋》中“他者”困境的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7期80-83,共4页王昕光 王阿芳 
《圆屋》是美国当代著名本土裔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展示了女性、自然以及美国原住民等的受难史。本文以卡伦·沃伦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分析方法,以小说中的“他者”困境书写为分析内容,研究小说中的困境特...
关键词:《圆屋》 “他者”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 
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城市生态批评维度下鲍尔斯小说《奥菲奥》解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97-102,共6页王阿芳 翟晓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X-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作品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15BWW037)。
城市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呼吁人们关注作为自然产物和人文产物共同表征的城市生态网络。鲍尔斯小说《奥菲奥》通过对城市生态展开探寻,致力于发现人类文明中的自然属性,进而消解城市中自然与文明之间的两极对...
关键词:理查德·鲍尔斯 《奥菲奥》 城市生态学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空间视域维度下麦凯恩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解读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36期59-61,共3页周宁宁 王阿芳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代表作,其主题深刻,叙事风格独特。书中的人物,无论是穷困潦倒还是生活富裕,都有各自的困扰。科里根作为串联起几位关键人物的人,更是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列斐伏尔的...
关键词:科伦·麦凯恩 《转吧 这伟大的世界》 物质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从精神分析理论解析《洛丽塔》中亨伯特悲剧命运的根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29期64-66,共3页王阿芳 赵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X一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作品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15BWW037)的阶段性成果。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成功刻画了一段畸形的爱情故事。小说中主人公亨伯 特的道德伦理问题备受评论界的猛烈抨击和批评。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记忆固 着和创伤性神经官能症、“本我”欲望的发泄、俄狄浦斯情结与道德伦...
关键词:纳博科夫 《洛丽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悲剧命运 
个体的创伤与复原--以创伤理论分析《追风筝的人》
《海外英语》2020年第23期228-229,共2页翟晓媛 王阿芳 
美国“X一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作品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研究(15BWW037)。
《追风筝的人》是胡塞尼的成名作,小说讲述成长与救赎的故事。该文以创伤理论中的创伤和复原为基点,分析主人公阿米尔和其父亲两位人物受到的个体创伤以及他们为实现创伤的复原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作者胡塞尼向我们展示的是以阿米尔和父...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创伤理论 创伤 复原 
《回声制造者》中双重虚幻之真实被引量:2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70-75,共6页王阿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X一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理查德.鲍尔斯小说研究"(13YJC752023)
在单向度的后现代社会中,自由与需求都具有虚幻性,一切都具有类象和复制品的特征。由此,后现代主义作家强调所有文本都是用语言符号去编造虚假的故事来反映本身就是虚假的社会现实,进而把读者引入到双重虚假之中。论述了后现代作家理查...
关键词:《回声制造者》 后现代社会 虚幻性 双重错觉 语言游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