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梦云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辞赋汉初佛教陆机历史文化语境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池州学院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经典的误读:《天净沙·秋思》考论——兼论文本流传过程中动态发展的特殊文学史现象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41-48,共8页刘运好 段梦云 
学界一般认为《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的经典,也是马致远的代表作。然考其源流,此首小令始见于宋末元初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所载北方沙漠词三首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始以[越调]《天净沙·秋思》的散曲形式呈现于文学史中,然而朱...
关键词:天净沙 沙漠词 秋思 马致远 
《闲情赋》研究献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段梦云 
《闲情赋》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对于研究陶渊明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而为历代研究者所关注。然而关于此赋的主旨、题材以及创作时间则歧异纷纭。如果综合考察历代学者关于文本的评论、闲情题材在中国文...
关键词:陶渊明 《闲情赋》 创作主旨 写作时间 
论汉初江淮地区辞赋文学的过渡性被引量:2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53-59,共7页段梦云 刘运好 
西汉初年,宫廷赋虽然寥落,地方赋却较为兴盛,其中江淮地区的辞赋创作尤为突出。它不仅在时空上,使辞赋文学呈现出由旧楚故地向长安汉宫传输与聚拢的历史过程;而且在体制上,江淮赋家对辞赋文体内涵的探索与开拓,直接促进了散体大赋时代...
关键词:汉初 江淮地区 辞赋 过渡性 
论“缘情绮靡”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被引量:6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50-157,192,共8页刘运好 段梦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8BZW032)的阶段性成果
"缘情绮靡"是陆机诗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历来评价最为歧异的诗学范畴。如果从历史文化语境的角度考查,"缘情"指诗歌的发生过程,"绮靡"是诗歌的审美特征;在理论内涵上,"缘情"是情、志、理的统一,"绮靡"是文辞、音韵、情感的统一。不仅"缘情...
关键词:陆机 缘情绮靡 佛教 历史文化语境 
魏晋女性意识的迁变:论《子夜歌》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6,共6页刘运好 段梦云 
《子夜歌》是吴歌中非常著名的一首组诗。全诗以女性为抒情主体,以"内心独白"的体式,将相爱—情变—离弃的爱情悲剧过程隐蔽交织其中,完整而婉曲地展示了女主人公爱情的心路历程,把女性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怀,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所...
关键词:《子夜歌》 “心灵独白”体式 女性主体意识 艺术表达方式 
论苏轼和陶诗、词、文之异同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9-22,30,共5页段梦云 
苏轼有百余篇和陶诗传世,此外还有不少和陶词与和陶文。这些作品记载着两位"萧条异代"伟大诗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相近的创作缘由、类似的风格特征和相同的写作目的,使苏轼的三种和陶之作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文体特征、作者...
关键词:苏轼 和陶诗 和陶词 和陶文 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