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龙

作品数:27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模型修正损伤识别信赖域钢管焊接目标函数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测试技术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自动化仪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进的分段盲源分离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
《自动化仪表》2018年第10期79-83,共5页李世龙 陈建宏 
针对传统盲源分离算法大多存在收敛速度慢、分离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盲源分离算法。将整个信号分离过程分为快速分离和精细分离两个阶段。在快速分离阶段,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分离算法,通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实现信号...
关键词:盲源分离 粒子群优化 快速分离 精细分离 故障轴承 频谱分析 
一种多目标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6
《振动.测试与诊断》2016年第6期1196-1203,共8页李世龙 马立元 李永军 王天辉 
军队科研资助项目([2012]80)
为解决复杂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以某发射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multi-objective optimum sensor placement,简称MO-OSP)。从结构运动方程出发,推导了同时具有各自由度模态独立性信息、损伤...
关键词:多目标 传感器优化布置 损伤识别 模态参数 发射台 
EEMD模糊熵和变量预测模型的转子故障诊断新方法被引量:4
《内燃机工程》2016年第4期84-91,共8页崔心瀚 马立元 魏忠林 李世龙 王天辉 
军队通保科研基金项目(装通[2012]80号)
提出一种基于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模糊熵和变量预测模型的转子故障诊断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燃涡发动机转子的非平稳振动信号分析及故障诊断。将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方法引入转子...
关键词:内燃机 变量预测模型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模糊熵 指标能量 故障诊断 
EMD改进方法研究及其在燃气轮机工频特征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测试》2016年第1期107-113,共7页崔心瀚 马立元 魏忠林 李世龙 王天辉 
军队通保科研基金(装通[2012]80号)
为抑制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处理过程中的端点效应,在整理和研究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镜像延拓和极值平移相结合的端点处理方法,在最大程度地融合两种传统方法优点的同时尽可能地还原信号边界特征。该...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 端点效应 镜像延拓 极值平移 Blackman窗函数 
多目标快速群搜索优化算法及在模型修正中的应用被引量:1
《振动与冲击》2015年第20期120-128,共9页李世龙 马立元 李永军 王天辉 
军队科研资助项目([2012]80)
为解决群搜索算法在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时易陷于局部最优或过早收敛,限制其在复杂结构模型修正中的应用问题,提出改进的群搜索优化算法-多目标快速群搜索优化算法(MQGSO)。采用LPS搜索方法对发现者进行迭代更新,能使发现者更快到达最优...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群搜索算法 PARETO最优解 模型修正 目标函数 
一种新的子结构边界约束模型修正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
《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第5期730-740,共11页李世龙 马立元 李永军 崔心瀚 
子结构的边界约束状态不仅反映了其与整体结构的连接关系,而且与整体结构中该连接部位的健康状况紧密相关。为有效识别子结构的边界约束状态,基于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MCM)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子结构边界约束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导弹发射台...
关键词:子结构 模型修正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 边界约束 模态扩充 
基于局部振动测试的约束子结构模型修正方法
《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第15期2046-2050,共5页郭俊龙 马立元 李辉 李世龙 
针对大型复杂结构模型修正中待识别参数过多、修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振动测试的约束子结构模型修正方法。首先,利用子结构部分的振动测试响应构造约束子结构,从而将子结构从整体结构中隔离出来,形成独立简单的结构,有效地...
关键词:振动测试响应 约束子结构 模型修正 目标函数 
基于改进模态柔度曲率差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被引量:5
《现代制造工程》2015年第3期136-141,共6页马立元 李世龙 王天辉 王钢 
针对柔度曲率差指标识别模糊和错误定位的问题,将灰色系统理论与柔度矩阵相结合,提出灰并联模态柔度曲率差指标,并提出损伤程度的判定方法,提高了指标对损伤的敏感性。采用变化柔度矩阵降低了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在一个直管结构...
关键词:损伤识别 柔度矩阵 模态柔度曲率差 灰并联 
一种钢管焊接结构焊接节点损伤识别的新方法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98-102,112,共6页李世龙 马立元 田海雷 崔心翰 
采用端部半刚性连接梁单元模型进行模拟焊接节点的损伤,并基于应变模态理论,提出了一种焊接节点损伤识别两步法。第一步,先整体测量结构的位移模态并推导出应变模态,然后采用改进后的目标函数,通过信赖域优化算法对损伤节点位置进行准...
关键词:应变模态 钢管焊接结构 模型修正 目标函数 信赖域 
基于不完备实测模态数据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8
《振动与冲击》2015年第3期196-203,228,共9页李世龙 马立元 田海雷 李永军 
军队科研资助项目([2012]80)
在传统的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中,由于实测模态信息有限而待识别参数过多,往往导致损伤识别方程出现较大误差,从而限制了该方法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对结构的自由度进行了分解,将损伤结构中模态振型的未测量部分表达...
关键词:模态数据 模型修正 目标函数 信赖域 鲁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