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诗比喻修辞研究七言语值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疫情背景下的谐音修辞分析被引量:1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冯广艺 何婷婷 
本文从形式特征、语义类别、语用效果三个方面分析疫情背景下的谐音修辞,论述了汉字(词语)谐音、数字谐音、英汉谐音、谐音双关、谐音仿拟和谐音别解等形式,探讨了常态化防控类、复工复产类和疫情反思类三个类别,认为巧妙地运用谐音修...
关键词:疫情背景 谐音 形式特征 语义类别 语用效果 
从《镜花缘》中《璇玑图》的解读诗说到回文审美修辞研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2-89,共8页何婷婷 冯广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黎语生态研究”(14JJD740012)。
李汝珍的《镜花缘》作为清代才学小说的代表,既注重内容美也讲究语言形式美。我们以《镜花缘》中对回文《璇玑图》诗的解读为考察对象,运用修辞学及相关理论,说明《镜花缘》中回文《璇玑图》解读诗的形式特征,解析回文《璇玑图》解读诗...
关键词:《璇玑图》解读诗 形式特征 语义内涵 审美特点 形成基础 
唐诗中的“凝”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6-75,共10页冯广艺 何婷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40012)。
"凝"在唐诗中是一个高频词,根据我们对《全唐诗》的不完全统计,"凝"在唐诗中出现950次,其在五言诗句中出现579次,七言诗句中出现320次,二者合计约占总数的94.63%,其他(三言、四言、六言等)诗句中共出现51次,约占5.37%。运用小三角的理...
关键词:唐诗 “凝” 语表 语里 语值 
唐诗中的一种特殊七言句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0-27,150,共9页冯广艺 何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10BBY06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黎语生态研究”(14JJD074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诗中有一种特殊的七言句式。这一句式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二者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前一部分中的宾语(处七言第四言)和后一部分的主语(处七言第五言)形、义相同,比肩而置,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具有递进、承接、因果、调转、循环和反向...
关键词:唐诗 七言句式 语用 修辞 
也说唐诗中的比喻词“类”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75-81,共7页冯广艺 何婷婷 
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40012)
“类”用作比喻词在唐诗中较普遍。我们从唐诗中搜集到100个含“类”的诗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认为“类”可以出现在唐诗偶式诗句的上句(前句)和下句(后句)中的不同位置上;“类”所连接的成分(喻体)有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名词,有动词...
关键词:唐诗 比喻词  
论唐诗中的AA式叠字“悠悠”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9-34,共6页冯广艺 何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格审美史"(编号:10BYY06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黎语生态研究"(编号:14JJD0740012)
本文以唐诗五、七言诗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AA式叠字"悠悠"为研究对象,运用"小三角"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悠悠"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统计"悠悠"的分布情况并对相关数据做详细阐释,说明"悠悠"的使用可以调节音律、丰富语义、增强...
关键词:全唐诗 悠悠 语表 语里 语值 
何祚欢作品语言中的仿拟修辞研究
《江汉学术》2016年第4期122-128,共7页冯广艺 何婷婷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何祚欢作品语言研究"(2015Z01);湖北省文化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评书研究"(20141128)
八卷本《何祚欢文集》"汉味"十足,其语言风格幽默中不乏睿智、平易中不乏儒雅,这与何祚欢对各类辞格,特别是仿拟辞格的大量运用密不可分。何祚欢作品中的仿拟辞格的运用恰当得体,具有较高的语用价值。从表现形式、修辞功能、风格特点三...
关键词:何祚欢 仿拟修辞 表现形式 修辞功能 风格特点 
赋之比喻审美发展演变论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23-128,共6页冯广艺 何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YY067)
赋是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一种文体,兴盛于汉代,衰落于近代。从比喻审美的角度看,汉赋中的比喻能够再现自然美,昳丽铺排,讲求修饰,辞藻华丽,气势恢宏,具有宏丽美。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中比喻突出自然美,彰显内容美,具有形象美。唐宋时期,赋...
关键词: 比喻 审美 发展 
论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语体特色被引量: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6-41,共6页何婷婷 冯广艺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何祚欢作品语言研究"(2015Z01);湖北省文化厅2014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评书研究"(20141128)
湖北评书名家何祚欢以独特的语体特色备受观众喜爱。本文从语体角度考察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两大语体特色:一为巧用口语体,二为善于将书卷体融入口语体,进而分析他的评书流畅洒脱、细腻儒雅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语体特色 口语体 书卷体 流畅洒脱 儒雅细腻 
何祚欢作品语言变异修辞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110-117,共8页何婷婷 冯广艺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何祚欢作品语言研究"(2015Z01);湖北省文化厅2014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湖北评书研究"(20141128);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何祚欢作品语言变异修辞研究"
本文运用变异修辞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何祚欢作品语言的变异修辞。从分析何祚欢利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因素形成的变异修辞入手,统计这些变异修辞的分布情况,比较、说明这些变异修辞的表达功能,揭示这些变异修辞的语用规律及其在形...
关键词:变异修辞 语音 词汇 语义 语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